正文 第375章 戰爭爆發(1 / 2)

26.為官之道

慶曆七年,三月。

京師下起了小雨,空氣中漂浮著淡淡的泥土香。

雄心勃勃的夏竦返回了汴梁城,在朱雀門前駐足良久,當天下午入宮,在崇政殿覲見了曹皇後,老淚縱橫地哭訴了對仁宗的懷念,惹得曹皇後一陣傷感,末了,夏竦被提拔為參知政事與範仲淹共同主持朝政。

翌日,範仲淹等提倡新政的大臣在早朝時,聯名上書,請求改革吏治。

與垂簾聽政的曹皇後產生了分歧,在大殿中爭持起來。

夏竦趁機站在曹皇後一邊,指責範仲淹一夥大臣結黨妄圖控製朝政,引起新政大臣極大憤慨,以致當庭辱罵夏竦,汙蔑重傷,禍國殃民,其中,以歐陽修的反應尤為強烈,幾乎要拳腳相加。

右司諫高若訥跟已故的老相爺呂夷簡交往甚密,三年前曾被歐陽修彈劾過,還寫信罵他:“不複知人間有羞恥事”,高若訥至今懷恨在心,借夏竦指責範仲淹結黨妄圖控製朝政一事再做文章,讓台諫官梁堅等人彈劾慶州知州滕宗諒在涇州(今甘肅涇州)任職期間擅自挪用公使庫錢十六萬貫。

隨後,監察禦史裏行李京也上書彈劾滕宗諒。

滕宗諒,字子京,年五十三歲,河南府人士。大中祥符進士。初為泰州軍事判官,助範仲淹主持築捍堤堰,以仲淹薦,試學士院,累遷殿中,跟範仲淹亦師亦友。

好友受此不白之冤,激怒了範仲淹,他馬上出言反駁,隨後,讚成新政的大臣也紛紛上書表示不滿,要求徹查此事。

不料,正中了夏竦的計策,讓曹皇後更加懷疑範仲淹結黨一事。

同年四月,

就在朝廷內爭不休之際,鎮守河北東路真州、定州、保州三路的都部署富弼,在真定府家中,接見了一位化名蕭峰的江湖高人,這位江湖高人向富弼獻了一幅雙筒火槍圖,受到富弼的賞識,並收為麾下幕僚人員。

隨後的兩個月裏,又有身懷絕技者十八人來到真定府投效富弼,表示願意從軍抗遼,富弼悉數收為己用,安插在軍中。

五月初,渭州知州尹洙因操勞過度死在任上,涇原路副都部署狄青暫代其職,當範仲淹在京中收到這個噩耗時,悲痛欲絕,連夜為好友撰寫墓誌銘。

六月初,範仲淹收到趙澤的親筆書信,西夏太子寧令哥殺了元昊,已逃到環州請求朝廷發兵攻打西夏,如果能幫助他恢複王位,寧令哥願意答應宋朝的全部要求。

這件事在當天引起了滿朝轟動。

武將們紛紛上書請求朝廷發兵攻打西夏,文官們雖然不讚同也沒有過多出言反對。

連夏竦都有點躍躍欲試,打算推波助瀾讓曹皇後下令調動陝西路邊軍起兵掠過橫山攻打西夏,趁西夏國群龍無首之際一舉破之,免除後顧之憂,完成仁宗陛下從新奪回河套地區的心願。

可是,範仲淹一句話就把滿朝文武的雄心壯誌打翻在地。

曹皇後也不得從新考慮範仲淹在朝中的重要性,不敢輕易將其貶官,讓夏竦官拜宰相。

與此同時,

大宋國未來的明日之星,年輕有為的杭州鄞縣知縣王安石,年二十六歲,正頂著草帽徒步行走在田間地頭,了解當地百姓們的穀物種植和水利灌溉情況,經過盡一個月的實地考察,王安石發現鄞縣一帶江河眾多,又靠近大海,在一般情況下不會出現水患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