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節 第29章(1 / 1)

生活中經常會發生一些讓人尷尬的事情,如果置之不理,會使自己難堪;如果計較於心,會顯得沒有風度;如果無所適從,或處理不當,會使自己更下不了台。麵對下不來台的事情,要想從容以待,化尷尬為瀟灑,化被動為主動,化下不了台為應對自如,以下方法可以參考:

1、轉換角度,巧語解難

讓人下不了台的事大多發生在人們料想不到的時候,但是,隻要能及時轉換角度,巧說妙解,不但能給自己找個台階,甚至能給生活增添某種樂趣。有一對夫妻因小事爭執不下,在家吵鬧不休。正當妻子向丈夫作獅吼狀時,有一對朋友來訪,丈夫尷尬得無地自容。好在妻子也顧及到丈夫的麵子,看朋友到來連忙改口,但對丈夫來說,終究一時無法從窘境中擺脫。朋友見狀,笑著說:“聽你倆交流還挺熱烈,我來的可真不是時候啊!”此話一出,其妻先紅了臉,無語離去。其丈夫馬上調侃地對朋友說:“打是親罵是愛,我們剛才是在打情罵俏呢!別看她剛才那麼凶,其實正是表示她對我的關心,不信你問她。”這時他妻子從裏屋出來也與朋友打哈哈,爭吵便化為雲煙。丈夫的“打是親罵是愛”,把他和妻子的爭吵說成是一種“親”和“愛”,朋友自然不會信以為真,但這樣,轉換了角度,給自己找了一個台階,也似乎多了一些生活情趣。想來,朋友走後,他們也不會再爭吵了。

2、反唇相譏,爭取主動

生活中,總有那麼一些人愛故意找碴兒。尋釁滋事,想讓別人下不來台。這時你如果退避三舍,必會遭人恥笑;如果視而不見,也難免有軟弱之嫌。若想化被動為主動,可采用反唇相譏法,既可讓尋釁者無言以對,也能在主動中有台階可下。張因和李意見相左,便想在公眾場合故意給李難堪。李在一次發言中,不慎讀錯了一個字,張便在大庭廣眾下說李:“水平太差,那麼簡單的字都不認得,還好意思在眾人麵前說話!”李見張故意尋釁滋事,也就不客氣了,笑著對他說:“這總比你作錯事不認賬還強出一點吧!”李的話實際是事出有因,張在損壞了別人東西後,非但自己不承認,還欲嫁禍於人,最後又被人揭穿。

因為這件醜事人人皆知,因而李的話一出,眾人皆知其意,大家默然相視而笑。張偷雞不成反折一把米,欲辱人而自取其辱。李在下不了台的情況下,運用反唇相譏之法,轉移了視線,巧妙地回擊了張的侮辱,也使自己從窘境中擺脫出來。

3、調侃自嘲,低調退出

如果下不了台的事因自己不慎而生,當然不能埋怨別人,隻有自己承受了。這時,最好采用調侃自嘲、低調退出的方法。一群二十年後相見的老同學中,有一男一女曾是同桌,因而說話遮攔便少一些。但女同學不久前丈夫因病去世,男同學並不知道,因而在玩笑中一無顧忌地提及其丈夫。

另一同學知情,便連忙阻止,讓他不要再說了,但他不知其詳,玩笑開得更為厲害。阻止的同學隻得說出實情,這個男同學可謂無地自容,非常尷尬。不過他迅速回過神,先是在自己臉上打了一下,之後調侃他說:“你看我這嘴,幾十年過去了,還和當學生時一樣沒有把門的,不知高低深淺,隻知道胡說八道。該打嘴!該打嘴!”女同學見狀,雖有說不出的苦澀,但仍大度地原諒了老同學的唐突,苦笑著說:“不知者不為怪,事情過去很久了,現在可以不提它了。”男同學便忙轉換話題,從尷尬中解脫出來。一旦因自己失誤而造成不好下台的局麵,最聰明的辦法是:多些調侃,少些掩飾;多些自嘲,少些自以為是;多些低姿態,少些趾高氣揚。像上麵的無意中觸人隱痛的男同學那樣,用調侃自嘲之法,低調退出,便容易輕鬆地找到可下的台階。

總之,誰都有可能碰上難下台階的情境,但隻要能多想辦法,給自己找一個台階也並不是太難的事。以上三法有一個共同點:都要在窘境中及時調整思路,選擇一個巧妙的角度,改變眼前的被動局麵,想方設法爭取主動。這樣就能比較自然地在窘境中給自己找到一個可下的台階。更新第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