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言碎語是人們的一種樂趣。人們喜歡打聽別人活得怎麼樣,可見人們總是對外界發生的事件和話題很好奇。麻煩往往由那些陰險、充滿惡意的謠言而起。一旦發生了類似事件,為了使自己的專業形象完好無損,我們應該:
1、保持有尊嚴的沉默;
2、不要在媒體上發言,包括錄音;
3、打電話不要使用免提;
4、不要怨怨相報;
5、保持禮貌同時繼續進行積極公關活動;
6、暫時避開任何的公開露麵活動;
7、去和不顯眼的朋友待段時間;
8、如果相信自己不會失態或流淚,事發後24小時內作一次陳述。找些法律顧問,如有照相要求——要讓自己顯得精神煥發;
9、如果自己不能保持鎮靜,可以讓別人幫你發表一個簡明扼要的最後聲明;例如,最後一點……
10、如果人們的注意力正是你所期望的,請個媒體朋友幫你好好利用一下其中的好處。
等事情最終平息下去後,最佳的專業形象是“照常行事”,跟什麼都沒發生過一樣。
“忍人之所不能忍,方能為人所不能為”。人際交往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所共知的道理,一個人是否能控製自己的情緒,使之適應不同關係對象、關係環境是很重要的。處險而不驚,遇變而不怒才是社交的高手。如果你不能及時控製調整自己的情緒以適應人際交往的需要,那麼你在今天這樣複雜的群體中就沒法結交朋友。
學會控製自己的情緒、自己的行動,這在人際交往中是很重要的。在門被砰然關上,玻璃杯被砸碎,一陣咆哮聲後,在被人無情地冒犯之時,或當我們在交往時犯了一些不該犯的錯誤之時,我們的情感如何呢?
你可能會勃然大怒,你可能認為:“不把火發出來,會把自己憋出病來。”這實則是自控能力差的表現。
同其他所有情感一樣,這是你思維活動的結果。它並不是無緣無故地產生的。當你遇到不合意願的事情時,你認為事情不應該是這樣的,這時開始感到灰心,爾後,便是一些衝動的相伴動作,這總是很危險的。對人際交往來說,它並沒有什麼好結果可言。
所說“眼見為實,耳聽為虛”,傳言有真有假。有的傳言隻能蒙蔽一般群眾,有一定文化和知識的人一聽即明虛實,然後向傳言者說清道理,或一笑置之。也有的傳言很有來頭,真偽難辨。這種情況,當然應該認真對待。一般而言,判斷傳言的虛實,先要看看這傳言是從什麼人嘴裏說出來的,這一點很重要。如果傳言者知識層次很低或者平時說話就不著邊際……人雲亦雲,這樣的傳言就更不可輕信;倘若傳言者有一定的知識和身份,他們一般是不會說謊的,他們若認為某傳言可能是真實的,那麼,其可信度就不可小覷了。當然,最好的辦法是找到傳言的發源地或相關人印證一下,否則就不要把可信度提高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