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快樂無罪:你為什麼不快樂(1)(1 / 2)

房子讓你在針尖上跳舞,工作讓你疲於奔命,教育子女身心俱疲,房奴,卡奴,孩奴……壓力巨大,對未來生活的擔憂,幾乎摧毀了所有現代人應該有的快樂。

現代人焦慮,疲憊,卻又不得不邁步前行。快樂,已然化為夜深人靜時那寂寥的、難言的,駐紮在心頭揮之不去的疑問。都說歲月是神偷,你的快樂又是被什麼偷得片甲不留?

房價,不可承受之重

有一則報道,美國一家調查機構在全世界20個國家調查人們的快樂水平,結果是美國人的快樂水平最高,有46%的人對基本生活感到快樂,其次是印度,37%的印度人樂嗬嗬生活著。中國人的快樂水平最低位列榜尾,隻有9%的人感到快樂。

有網友尖銳地指出,現在房價太高,所以中國快樂指數全球倒數第一。

這樣說雖有偏激之嫌,但目前的高房價,確實是很多人不快樂的主因。國人有家必有房的觀念由來已久,可謂根深蒂固。但房價過高又讓很多人看得起,買不起。而租房的日子,又是很多心心念念要買房但又買不起的人心中揮之不去的痛。

劉敏在上海一家雜誌社上班,做編輯工作,收入不低,同時還做點兼職工作。但她對目前的收入並不滿意,主要是因為上海房價太高,她的收入看起來還行,但是都貢獻給了房子。目前她靠自己隻能承受40萬的房子,但是上海40萬的房子幾乎是找不到的,所以她盡管還算白領,但隻能租住幾百塊的房子。她每天都辛勤地工作著,休息時間還在忙著寫稿掙點外快補貼家用,每個月2/3以上的薪水都會存起來買房,即便這樣她也覺得自己仍然在上海買不起房子。為了提高收入,她現在拚命加班,但仍然覺得錢不夠用,生活壓力很大,她天天祈禱自己不要生病。

沒房子的人渴望有房子,但買了房子就快樂了嗎?不盡然,“房奴”也有其苦惱。每月還房貸占去了他們大部分的收入。為此,他們需要付出的代價是,在衣食住行上的支出即使不拮據也得能省則省……一切支出都受約束,自然不快樂。

在一家保險公司上班的韓濤今年35歲,月薪4000元錢。妻子的工資比他稍稍少些,是一家汽車公司的經理,月收入3000元。雖然兩人的收入在居住的武漢來說還可以,但他們還是覺得錢完全不夠用。

2005年,結婚三年的他們,存款達到15萬元。韓濤的第一反應是買一套自己的房子,免受和父母擠住一起的煩惱。當年全國樓市低迷,很多購房者處於觀望中,但韓濤還是買了一套120多平方米的新房。裝修時,韓濤手頭沒錢了,隻好找親戚朋友借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