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笙捂著腦門,哀怨地看著寧暖洛,“討債?姐姐此時將事情公之於眾恐怕不妥,若為此反目成仇,對姐姐的清譽實在有損,宮女私相授受更是罪大惡極,說不定寧家也會受到牽連。
寧暖洛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如梨花般清麗動人的笑容,臉頰上的梨渦若隱若現,輕聲說道:“我們自然不能像無頭蒼蠅般討債,必須想個妙計讓他們不打自招!”
提及寧家,寧暖洛的神色更加複雜。
寧家原本乃是金陵首屈一指的瓷器世家,生意興隆昌盛,如日中天。
然而命運弄人,正當父親仕途一片光明之際,他卻不顧一切地堅持要迎娶阿娘入門。那時候的阿娘還是金陵城中聲名遠揚的舞姬,其風姿綽約、傾國傾城之貌讓無數人為之傾倒。
這個決定引起軒然大波,更令他的死對頭抓住把柄,趁機上奏彈劾,使得父親痛失平步青雲之良機。
盡管經曆這場風波後損失慘重,但憑借雄厚財力和人脈關係,最終還是得以入京為官。
大夫人一直以來便對阿娘心存芥蒂,趁著家中混亂之際,狠心地將當時仍處於繈褓之中、嗷嗷待哺的寧暖洛拋棄至平陵莊。
平陵莊雖地處偏僻且生活貧困,但幸運的是,有奶娘一直照拂著。她對寧暖洛關懷備至,悉心嗬護,不僅給予她溫暖的母愛,更為她提供了成長所需的基本生活保障。此外,奶娘還不惜花費心血,將寧暖洛送到莊內僅有的那位老先生門下求學。
這位老先生博學多才,德高望重。對於寧暖洛這個身世可憐的孩子,他充滿憐愛之心,並竭盡全力地教導她。無論是琴棋書畫等才藝修養,還是經綸濟世之學問道理,老先生皆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她。
十一歲那年,啟國內亂如瘟疫蔓延,平陵莊瞬間成為戰爭的祭壇,村民們非死即傷。生死關頭,阿娘如救星般派人來救她,此後她卻與奶娘一家失散。
回到寧家的三年,寧暖洛如履薄冰,在寧家的屋簷下謹小慎微,猶如一隻受驚的小鹿,竭盡所能表現和討好,才可求得一隅安身之所。
本應入宮的是寧暖洛的姐姐寧紫菱,但大夫人舍不得愛女受苦,便有意讓寧暖洛代替。
這也正合寧暖洛的意,彼時她已心係曾謫夏,大夫人定然不會讓她如願,一直任人擺布的日子望不到頭,這樣的生活實在令人灰心。進宮對當時的她來說是最好的選擇。
如今九州動蕩,啟國更是新舊政權針鋒相對,寧暖洛入宮的三年,為了寧家、曾家,在前朝後宮都竭力周旋,才使兩家在亂世中安然無恙。
三年的殫精竭慮,早已將寧暖洛的少女心思消磨殆盡,所以看到曾謫夏變了嘴臉她並未有多難過,有的隻是對自己曾經有眼無珠的悔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