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年齡也和史書的記載有些出入……”
固有曆史中,成為西園八校尉之一的曹操,已三十多歲。
但眼下的曹操,年齡要低於曆史記載……
“按司隸所說,我甄氏願傾力相助。”
說話的是甄煙。
她和甄馨,坐在曹操對麵。
司隸校尉是袁紹的新官銜。
甄煙二十二三歲模樣,麵容嬌美,身穿靛青攏紗裙,鑽石般烏亮的發絲盤成墜馬鬢,巴掌寬的腰封,將柳腰收得窄窄的。
夏日衫薄,她坐在矮席後,夕陽的餘暉照進來,透過薄裙,能看見她豐腴修長的腿部輪廓和裙下月白的繡履,形狀嬌小。
甄煙身畔的甄馨比她小兩三歲,亦是姿色過人,隻是眼尾稍狹長了些。
中山甄氏和汝南袁氏素來親近。
曆史上,袁紹有個大名鼎鼎的兒媳便出身甄氏。
這一家族的女子多以美貌著稱。
而甄煙不僅是其中翹楚,還是個俏寡婦。
夫家早喪,一直沒再嫁。
曹操想起剛才看見關於甄煙的詞條提示,標注她‘天賦異稟’,不知指的是什麼。
【事件正在發生……】
毫無征兆的,曹操看見了一條新的提示字跡,一掠而過。
事件?
“孟德,我說的事你覺得如何?”
袁紹的視線轉到曹操身上。
這一時期兩人的關係還不錯,畢竟自少就認識。
曹操道:“除掉十常侍,以正綱紀我不反對。”
袁紹:“何進日前來找我問計,也覺得該盡早除掉那些宦臣。”
何進是當朝的大將軍。
靈帝劉宏駕崩後,名義上把持著朝政的何太後,就是何進的妹妹。
袁紹明麵上和何進走的頗近,為的是聯合對付張讓,趙忠為首的十常侍宦官勢力。
但曹操很清楚,袁紹的真正目的,不僅想除掉宦官,最好連外戚也一起拔掉,讓以他為首的世家大族來掌權,才最理想。
“殺幾個內侍而已。”
曹操淡然道:“本初你想聯合各方,需知人多不密,反而會錯失良機。”
袁紹搖頭:“孟德你才回洛陽任職,不知張讓之流經營多年,並不容易對付。我等當彙集眾力以潰之,才能不留後患。”
屁嘞,你這是私心作祟……曹操暗想。
袁紹說的彙集眾力,就是給何進建議,讓董卓等外將帶兵入洛陽(時稱雒陽)。
後世一直有人說袁紹和何進的想法太蠢,引董卓入洛陽大錯特錯,自招禍端。
曹操如今身在局中,倒是了解背後的隱情。
這涉及到董卓的出身。
他最早是袁隗任司徒時的下屬,早年因事被免,是袁槐的征辟才讓他複職。
而袁隗是袁紹的叔父,汝南袁氏的家主,也是當朝柱石,位列太傅,與大將軍何進共錄尚書事,一起執掌朝政。
也就是說,董卓其實是袁槐的門生故吏。
袁槐對其有知遇提攜之恩,對袁氏來說是自己人。
袁紹建議讓董卓來洛陽,有更深遠的考慮。
除掉十常侍後,袁氏想用董卓的兵馬穩定形勢,達成更深層的目的。
“本初可曾想過,召董卓來洛陽易,讓他走卻難。”曹操意有所指。
袁紹大笑:“他敢嗎!孟德多慮了。”
甄氏兩女也認同袁紹的判斷。
甄馨道:“司隸所行,是我們共議的結果。曹典軍你的出身,更該清楚宦官為禍有多嚴重。他們買官賣官,在朝中培植勢力,若那麼容易除掉,用等到現在?”
她說話的口氣,情緒,有種世家大族與生俱來的優越感,以及對宦官的鄙夷。
某種意義上,曹操也被包括在內。
因為曹家也是仰仗大宦官曹騰才起勢。
在世家大族眼裏,董卓不過是個粗鄙武夫,在洛陽,少了他們的支持,董卓怎麼敢,又怎麼能有所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