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發表社論《人民解放軍大舉反攻》,號召把解放的旗幟插到全中國。
毛主席寫信給在河北的毛岸英:“岸英兒:別後,晉西北一信,平山一信,均已收到。看你的信,你在進步中,甚為喜慰。永壽(即毛岸青)這孩子有很大進步,他的信寫得很好,複他一信,請你譯成外國語,連同原文,托便帶去。我們在此很好,我的身體比在延安要好得多,主要是腦子休息了。你要看曆史小說,明清兩朝人寫的筆記小說(明以前筆記不必多看),可托周揚同誌設法或能找到一些。我們這裏打了勝仗,打得敵人很怕我們。問你好!毛澤東”
11日
12時,劉鄧電告中央軍委:大別山主要是小起伏地,樹林很多,故重武器不能用(炮大部已埋)。群眾對我好。糧食不缺。冬衣靠後方送。
13日
全國土地會議在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村舉行,通過了《中國土地法大綱》。
9時,彭德懷下達關於追殲敵二十九軍的命令稱,三十八師殘部、七十六師已離綏德、清澗;十二旅、五十五旅11日午前遇山洪阻於駱駝鋪;一軍向青化砭、蟠龍方向齊頭西退;二十九軍為後殿。
14時,毛主席擬中央軍委致陳粟電稱:對五軍、七十五師暫時不打很對(我轉移遲緩,使敵利用一周時間加固和整修工事,且地形開闊,地多水窪,不易攻殲)。對俘虜應采取即俘即補方針,俘獲後有數天訓練,開一個翻身會(吐苦水),即可補入部隊。彭習野戰軍全靠俘虜補充,即用此種方法,而戰鬥力很強。用此種方法,隻要不打無把握之仗,每戰均有俘獲,即能保持兵員的經常狀態。
14日
西北我軍進行岔口會戰,兩天擊潰胡軍四個旅,殲敵五千餘人。
15日
毛主席擬中央軍委致各大區首長電稱,我在大別山、豫西、魯西南、豫皖邊區、陝北已完成戰略展開任務。劉鄧已占十多縣,威脅大江南北,群眾很好,糧食可吃新穀,正準備殲敵主力。膠東敵15個旅發動攻勢,我形勢較困難。
8時彭德懷電告中央軍委稱:14日與敵五個半旅戰鬥,增加該敵恐慌,估計能阻滯敵四天。如今晚能確實得到糧食問題之解決,兩日內又無法尋求戰機,我擬以主力轉移至拐峁、青化砭、蟠龍線以東。延、甘糧食亦困難,擬以王震部獨立前往擔任阻敵。據估計劉戡、董釗主力須10月半才能防礙陳謝行動。陳謝北渡渭水不知在渭水以南有利,配合邊區、中原、劉鄧作用大,自己機動地區廣,以後文章好做。
16日
7時,彭德懷電示所屬各縱隊:敵董、劉二軍長,羅、鍾、廖三師長均在一起,共五個半旅。敵恐慌,不敢正麵打,繞路南退。我準備7-10天連續戰鬥,使敵混亂餓疲。我軍糧食特別困難,動員向居民說明餓肚子不能打仗,向群眾借糧、買洋芋、瓜、苞穀、種子,向戰士說明忍耐勞苦,吃雜糧。
16時,毛主席擬中央軍委至華東局電,譚震林部兩個縱隊不宜離濱海。
譚震林電複中央軍委,華東敵仍有15個師,60個旅,戰局嚴重。大部秋糧未收。魯中瘟疫死亡多。
17日
陳粟電告中央軍委稱:在魯西南的我軍幹部,原盼陳粟西來一手拿彈藥錢,一手拿數萬新兵,但我們到來隻是一個中央新方針,不免使他們失望。經解釋,政治炮彈比什麼都強,一切向敵人解決。電報說隴海路北地區較富庶,但劉鄧在此三進三出,路南各縣,已經淹為黃泛區,很窮。劉鄧因此願直出大別山,不願在路南停留,亦為原因之一。
陳謝大軍十個旅七萬人,已攻占豫西十個縣。
18日
新華社發表社論《救國必須滅蔣》,紀念“九·一八”16周年。
2★日
蔣介石在國民黨四中全會和黨團聯席會議上驚呼:“黨國到了最後關頭”,“困難危險較之過去任何時期為甚”。
22日
21時,毛主席擬中央致劉鄧、陳粟電稱,大別山區既有棉花布匹,劉鄧全軍冬服應在當地解決,後方隻送款項、醫藥品、迫擊炮彈和其他必需品。
23日
21時,毛主席擬中央致劉鄧電稱:你們冬衣(每人隻發一件棉衣,嚴寒時再發一條夾褲)必須下決心立即動手自製,其辦法即向商人及民家有花布者分派代製,照市價立借據,然後分文照付,為此不但不會喪失軍譽,且會增長軍譽,第二年又可照辦,唯須向商民說明理由,辦理須有秩序,要分派多較有能力幹部去做以免苛擾。萬萬不可依靠後方長途送軍衣。
朱德、劉少奇電告毛主席,朱德擬去晉察冀野戰軍整頓一時期,隨楊得誌同誌打好一兩個好仗,將野戰軍樹立起來。劉少奇因要整理土地會議文件,不能去。
毛主席率“九支隊”離開朱官寨,移住神泉堡。
24日
24時,毛主席電複朱德、劉少奇,晉察冀野戰軍可一切按自己條件獨立部署作戰或休整,不要顧慮東北或別區配合問題。朱總是否親臨前線,請加慎重。
黎玉、張鼎丞電告陳粟並報中央軍委,我主力轉移敵後,為不使我們位置暴露,電台全部暫停幾日,疏散兩千高級幹部及家屬到東海,傷員、家屬五六萬無法回旋。
25日
西北我軍一部開始挺進黃龍山區。
28日
周副主席向中央機關幹部、戰士做《關於時局問題》的報告,提出“全國大反攻,打倒蔣介石”的口號,指出一年作戰證明了“蔣必敗,我必勝”的道理,在談到為什麼我們取得這樣大的勝利並一定能夠成功時,他說一是人民擁護我們作戰,相信我們是為他們做事的;二是我們的軍隊是為人民的,是人民的子弟兵;三是黨中央和毛澤東同誌領導得好。他詳細闡述了可以打倒蔣介石的根據,指出敵人存在著兵力不足,後方空虛,人民反對這三個弱點,我們則具備軍隊愈戰愈強、土地改革、擴大解放區這三個有利的國內條件和良好的國際條件,他號召每人在自己的崗位上努力,做一個有用的螺絲釘。最後他高呼:“打到南京去,活捉蔣介石!”人們報以熱烈的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