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從延安到西柏坡(日記片斷)(4)(2 / 3)

13日

今天又休息。把《在黃河畔上》改完了第四遍,並決心謄寫下來。其中一、二段是在蚯蜊峪寫的,第三段是在磧口寫的。

14日

春天真正來到了!細長的楊柳完全發出青色,滿園杏花一片白。渠水在坦平的田野上奔流,灌溉著一片肥沃的土地。在滿眼春光的巍口村休息了十分鍾。據說,這是代縣最富庶的地區,一畝地能打兩石糧。而代縣又是晉綏解放區最富庶的地區。

下午進入晉察冀解放區。第一頓就吃了香噴噴的大米飯。據說,滹沱河畔有產稻的水地。從今天起直到目的地,沿途均有專門為我們而設的招待所,代號是“華大工作組”。這是由黨校學生組成,皆為縣級幹部。從現在起,我們的供給標準也提高了。為什麼呢?團長範長江說:“人家講我們教導旅是‘有貢獻’的部隊。”天哪!我的貢獻在哪兒呢?這一說,我倒不好意思吃大米飯了。

15日

下午1時抵李家村。行軍40裏,一直沉醉在詩的熱烈的情感裏。宿營後又一次修改前天的《在黃河畔上》,還寫了一篇《青春之歌》。抄錄如下:

青春之歌

青春之火,

燃燒著生命。

細胞裏,血液裏,

奔放著革命的力。

戰鬥吧!

拿起有血的刀,

翻過崇山峻嶺,

爬過萬叢荊棘,

在毛澤東的陽光下,

勇敢前進!

洪水、猛獸,

永遠擋不住你!

青春之鳥啊,

你是無敵的神鳥!

飛呀,飛呀!

衝過狂風暴雨,

美麗的陽光等著你。

青春啊,

永遠像血一般紅,

永遠像天一般青,

因為青春的含義是:

革命!革命!革命!

革命的青春紅似火,

革命的青春萬年青!

16日

爬了一座小山,進入四麵被群山包圍的平地,大家茫然問:“還得爬一座山吧?”可是,隊伍彎來彎去,又從一個狹穀進入另一個被山包圍的平地了。

今天簡直不是行軍,而是在“春遊”啊!50裏,一會兒就走完了。下午1點多鍾,到達東茹村。這裏村莊都很大,一片瓦房和樹林。

鍾聲響了,整齊的隊伍開到院子裏,八個人一組,一盆大菜,兩碗小菜,吃得太好了。可範長江團長說,有一個月吃去了晉察冀中灶水平的飯以後,竟然有人在廁所裏寫了一條標語,說“此地夥食不好”。真把我氣壞了,有個人主義的人,什麼可恥的事情都做得出來啊!

吃了飯,我們去看本村小學生的秧歌舞。30幾個天真的兒童,一隊男的,一隊女的,各人手執一根縛著紅綠綢子的“霸王鞭”,在有節奏的鑼鼓聲中起勁地扭著,跳著,跑著,唱著,各種隊形,變化新奇。他們的步伐那樣一致,他們的隊伍那樣整齊,他們的神情又是那樣純真,使我興奮極了!在解放區,解放後的農村,正栽培著無數新生的種子,革命的幼苗。他們的童年是多麼快樂啊!

17日

穿過兩邊是高山的深穀,在惱人的石子路上走了60裏,有點累了。

一邊聽廣播,一邊刻鋼板,晚9點多鍾才休息。

18日

黎明起身。吃飯的時候下了雨,烏雲彌漫著山穀,已經上好架子的行李不得不卸下了。休息一天。

我們的目的地快到了,隻剩下最後三天的路程。

19日

越過一座15裏的大山。從山腳下,伸向奇形的山頂和直入青雲的尖峰,像階梯一樣,一層一層為亂石砌成的屏障,那就是農民們用長年的辛勞,在陽光中滴下的血汗開墾出來的土地。這就是為什麼農民對於土地有著深厚的不可分割的感情的道理。我們應該學習用農民對於土地一樣積極、熱情和可佩的精神來對待自己的工作。那些有很多碎石子的沙土地,每畝隻能收二三鬥糧食。這裏農民的生活是可以想象了。

下午1點多又到了滹沱河畔,在梁家寨村宿營。

黃昏前,一百多人坐在河對岸的草地上。這是行軍以來二團舉行的第三次軍人大會。範長江團長做了《關於即將開始的新的工作環境中幾個問題》的報告,提出三點:

首先,在精神上準備迎接困難,並且要在困難中擔負新的繁重的工作,因為我們這個班子要暫時地頂替新華總社的工作,任務是十分重大的。

第二,為了保證工作,每個同誌必須無條件地服從組織上的分配。

第三,反對自高自大,誇誇其談,要尊重在太行的新華總社的同誌。

20日

沿著綠色的河畔東行。蜿蜒在上有懸崖,下有激流的狹窄的渠堤上,滹沱河蕩漾的河水,在亂石中奔流,水聲潺潺。兩岸田園裏,一行行麥苗,綠油油的一片,已有七八寸高了。黑棗樹,核桃樹,花椒樹,成排地立在岸旁和田園四周。農民們扛著大鍬,穿過綠蔭,在水渠的缺口處看著被水灌溉的肥美的土地。田頭地邊,凡是可以耕作的土地上都種滿了蠶豆和扁豆。這裏的地很少,光禿禿的灰黑色的高山上全是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