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城寨]餛飩、叉燒、八寶飯》全本免費閱讀
城寨真的不遠,同樣在啟德機場旁邊,隻不過一左一右,遙遙相對。當巨大的轟鳴聲衝擊學生們耳膜的時候,想來寨裏的居民們也同樣習以為常。
在好學生朱婉芳有限的記憶裏,從來不會往那個方向走——何況是撒謊騙老師開假條,在保安狐疑的目光中提前離校。
時間約摸是下午五點整。
日頭逐漸西斜,穿著校服的女生穿過亂糟糟的鐵絲網,步入一片巨大建築的陰影裏。烏壓壓的、張牙舞爪般的淩亂與怪異,簡直像是荒地裏憑空出現的詭域。
直線距離很近,但通過呼吸頻率的推算,保守估計從學校過來應需步行至少四十分鍾,中間還要穿過各種小巷。
她在心裏計算著時間,清潤的眼眸打量最近的入口,那裏顯然有幾個人把守,都用種奇怪的視線看著她,竊竊私語著,但沒有嗬斥或驅趕。
直到兩隻腳全都踏入,才有個穿綠衫的男人衝著她的背影喊:“小女,嚟呢度做咩呀?玩呀?”
“阿妹,出嚟玩要人陪先得架喎。”另一個露出半邊胸膛的男人跟著喊,帶著調笑的意味:“不如嗌阿哥我丫!”
婉芳充耳不聞,沒有搭話。
隻聽到身後傳來哈哈大笑聲。
這裏似乎有些被妖魔化了。外麵的很多人好像都當城寨裏是什麼吃人不吐骨頭的地方,談之色變。現下看來也沒甚麼稀奇,跟香江其它藏汙納垢的地方沒兩樣。
郭小珍提起的時候倒沒有害怕,直到婉芳告訴她自己要來,對方簡直倒吸一口涼氣,連連勸好友打消主意。
迷路了。
那些窄小的、常常隻能供兩人勉強並行的甬道四通八達,貼滿小廣告與紅色標語的拐角你永遠也不知道會轉向哪裏……
女孩兒停住了腳步,眼睫低垂。
似在吵嚷與混亂的氣味裏無所適從。
天色壓黑,何況城寨裏原本就說暗沉沉的,難以透進光亮。他遠遠停下摩托,步行、翻了兩次矮壁抄近道,悄無聲息地靠過去。
小姑娘正貼在一麵砌得歪歪扭扭的牆邊,沒什麼人會路過瞧瞧的死胡同裏。上頭是亂糟糟纏繞著的電線,幸好她身量不高。
信一低下腦袋,一邊躬身往裏走,一邊忍不住好笑地想:她是不是覺得此處無人,所以更安全?
——這種無路可退又少人經過的小巷子,明明再危險沒有了。何況她還背對著外處,像是望著牆那頭的熱鬧光影出了神。
他沒走近就靜靜停住,站定。
略等了等,忍不住輕咳一聲。
幾乎是立刻的,那小姑娘轉過身,黑白分明的杏眼透著絲驚惶,然後帶點兒警覺的、後退了半步。
校服不是純白色,卻簡單樸素得一塌糊塗。香江人人趕時髦,連年過七旬的瑪麗都要在閑暇時跳交誼舞。信一透過墨鏡望她,烏發粉唇、眉眼澄淨,像隻誤入魔窟的兔子成精。
不會咬人的、軟綿綿的那種。
眼前的年輕男子穿著身黑襯衫,灰色領帶尾塞入胸膛處兩粒紐扣中間,時髦的卷發下壓著副墨鏡,看不清神情。
“妹妹仔。”他的音質清朗,很有辨識度,語聲溫和而透著興味:“大晚嘅,你嚟呢度……做咩呀?”
“肚餓。”她微微抿唇,聲音輕得快被隔牆的喧鬧聲蓋過去,必須凝神湊近才能聽清:“……聽講這裏的叉燒飯是一絕。”
年輕男子唇角勾起。
“阿柒的招牌叉燒確實好食。”他側著頭,墨鏡反射著星星點點的光,仿佛根本沒意識到自己堵路的模樣有多嚇人:“隻是外頭的人好難揾到地方。”
“你可唔可以帶我去?”女孩兒似乎是鼓起了很大的勇氣,語聲怯怯:“我……我請你食呀。”
信一又笑了。
“好啊。”
*
叉燒上淋滿蜜汁,香噴噴的一碗,對於不少青壯來說興許還不夠,無怪乎牆上貼著“三碗內免費添飯”的大字。
陌生的年輕男子摘下墨鏡,豎著夾在衣領處,當他端著兩碗叉燒飯轉過身時,瞥見女孩兒柔弱的脊背挺得筆直。
白皙的小臉在燈光下顯得更嫩。
依舊緊張,好像有點風吹草動就會奪路而逃。他覺得很有意思,不動聲色地在她對麵坐下。
自然地抽了筷桶裏的木筷,同叉燒飯一起遞過去,問:“要飲啲咩?綠寶?”
小姑娘先是接過,道了聲謝,隨後搖了搖頭,說不渴。突然又打了個激靈,小心翼翼地問他渴不渴,渴的話她來付錢。
信一麵上沉著推辭,險些笑出聲。
漂亮學生妹有點頭腦,但不多。曉得要討好人,但生疏得好像碰到了天大的為難事……哪裏來的小女仔,笨拙到可愛。
他又戴上了那副墨鏡。
掩蓋住笑意,與肆意打量的視線。
小姑娘手握木筷,停頓了一下才低頭,默默地夾起、咀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