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求鄰居辦事的成功心訣(1 / 3)

“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這句話不應成為現代鄰裏關係的一個寫照。若鄰裏關係發展到這一步,對己對人都無絲毫益處。

搞好鄰裏關係也是人生處世的一個大學問。也許隔壁就住了一位“貴人”,你的難事對於他來說是手到拈來。即使不是,求領裏幫忙也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因此,千萬不可忽視鄰居,記住一句話:過日子,誰也免不了求人。求人要辦的事多著呢。

1.施恩忌報,伸出援手惠及鄰裏

當鄰居有困難時,盡力地幫助他們。這樣當你自己有事相求時,領居們也會竭力幫你。中國有句俗語“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就是這個道理。

我們處世為人,之所以提倡虛心,就是要求謹慎持守道德。舍己為人,虧己利人,薄己厚人,損己益人,把持著這四項基本觀念,人們就會心悅誠服。

老子說:“盡力照顧別人,我自己也就更加充實;盡力給予別人,我自己反而更加豐富。”這就需要至誠,以最完美的德來輔個這個最崇高的誠,使它感人至深。他人有恩德於我,雖是一碗飯的施舍,不能忘記;我有恩德於他人,雖是求死之恩也不能企望報答,也不能向他人提及。這也就是古代聖人所說的“施恩德於人不望回報,受到他人施的恩惠千萬不能忘記”的道理。

孔子說:“以富貴而天下,何人不尊;以富貴而愛人,何人不親。”“以我的富而能富他人的人,想貧也不可能了;以我的貴而能貴他人的人,想賤也不可得到了;以我的達而能達他人的人,想窮也不可能了。”

如果我們平常與鄰裏不相往來,隻當有求於他時,才“臨時抱佛腳”,那是絕對不可取的。

好的人際關係是求人成功的基礎,但好關係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必須從一點一滴入手,依靠平日的積累。

古人說:“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隻有通過不斷的構建和鞏固,人際關係才能牢固。有了“鐵”關係墊底,何愁求助無門?

2.雪中送炭,拉好關係親近鄰

鄰裏關係相處,“雪中送炭”要比“錦上添花”更有價值。錦上添花隻是喜上加喜,隻是關係的強化;而雪中送炭卻是難中相助,卻是一種感情的加深。

鄰居是我們必須接觸的最小單位。鄰裏近在咫尺,他們的適時照顧、幫助,能解燃眉之急。婚喪嫁娶、生老病死、大事小事,有鄰居相助肯定好過獨自支撐。

鄰裏關係是最簡單也最終常用得上的關係。

如果我們和鄰居處不好關係,或者有事兒時不知道去找鄰居幫忙,則我們在社會生活中可能就出現了一個很大的疏漏。無論你的鄰居能力有多小,有些日常瑣事可能還離不開他。那種“人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做法實在不可取。

有一種說法,叫做生活不需要技巧,指的是在人際交往中,要誠心誠意,不要懷著某種個人目的,因為一旦發覺自己是被利用的工具,即使你對他再好,也隻能適得其反。要獲得真正成功的人際關係,就隻能用一顆誠心去與他人交往。在這種情況下幫助他人,他人才會感到真正的溫暖。如果帶著個人目的去幫助他人,隻能一時得逞,最終將失掉人心。如果你做不到這一點,你在幫助他人的時候可以試著將自己忘掉,忘掉你提供的幫助和友愛能夠給你帶來的好處。

對別人的幫助要落在實處,不要停留在口頭上。世上有兩種幫助,一種是隨便幫幫,一種是一幫到底。前一種幫助也是幫助,也能夠給人帶來好處,但它不算真正的幫助,因為這種隨便的幫助總是在關鍵的時候就不同了。後一種幫助才是真正的幫助,是幫他人徹底解決困難的幫助。我們常用兩肋插刀來形容朋友之間很深的情義,當朋友有難時,我們能夠不顧一切地去幫助他,這才是真正的幫助。當我們幫助他人的時候,一定要幫助他解決實際存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