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目標(求收藏)(1 / 1)

《我不混娛樂那個圈》全本免費閱讀

從25年回到97年,雷朋一直有一種做夢一樣的感覺。

但他並不是個孩子,能很好控製住自己的情緒。

看著周圍熟悉有陌生的裝飾,忍不住伸手摸了摸牆壁。

一切都是真實的,不是做夢。

這套建於二十年代的別墅是典型的英式鄉村風格,舒適性絕對一流。

老洋房是三層半,大伯住一樓,爸爸住二樓,姐姐回來也住二樓。

三樓以上就全部是雷朋的地盤。

兩百二十平的麵積,加上一百多平的半層,就住了雷朋一個人,甚至可以算得上冷清。

但是,如今全部被他利用上了。

因為他在樓上不僅有一個影音工作室,還有一個畫室,最上麵的半層,是他的播放廳,以及錄像帶,拷貝倉庫。

三樓上樓就是一個小客廳,會見私密朋友的,不過很少會用上。

雷朋就把客廳改成了琴房和運動間,北邊一半有一架鋼琴,牆上掛了不少吉他,還有一架古琴。

南邊一半鋪了瑜伽墊,還有一些拉力器,啞鈴。

這個時期,他還不會科學鍛煉,就是瞎練,一直到三十歲以後,有錢有閑的他才真正練出了完美的身材。

客廳東側是他的臥室,正對著是衣帽間和衛生間。

西側南麵是畫室,紙張,畫布的保存,都需要注意幹燥。

北側是影音工作室,兩個工作室中間,還有一個廁所。

他推開了畫室的大門,畫室裏不僅有恒溫控製器,還有濕度控製器。

魔都氣候潮濕,保存畫卷,這些是基本要求。

畫室中間是一張大工作台,工作台下麵擺放著許多小型木櫃,裏麵裝著顏料和紙張,畫布。

在南邊的牆邊,還有一個保險櫃,裏麵存放著一些現代畫家的國畫和油畫。

保險櫃旁邊,擺著幾個空畫架。

而四周牆壁上,掛著的都是雷朋自己的作品。

為了防塵,主要是國畫,油畫全部收了起來。

想當導演,必須具備藝術審美,特別是構圖能力。

國畫可以鍛煉留白,構圖,而他的油畫學的是後古典主義,追求的是細節的逼真。

後印象派之後的油畫派別,對導演能力不能說沒有幫助,但更多會讓導演誤入歧途。

導演需要藝術感,但是永遠不能太放飛自我,需要自我限製。

因為,你需要讓普通人,不懂藝術的人看的懂。

他的眼神停留在一張人體油畫上,思緒紛飛。

這是學姐陳莎莎的油畫,五月放假之前雷朋為她畫的。

前世的陰差陽錯,他連畢業證都沒有拿就出國了,學校的關係徹底斷掉了。

陳莎莎就是他的遺憾之一。

父親出事後他誰也沒有聯係出國,陳莎莎聯係不到他,他們就算分手了,這幅畫一直被他保存在自己的畫室裏。

後來聽說她遇到渣男,拍了炎罩,事業一落千丈,還挺過意不去。

但是沒有在一個圈子,他想幫也幫不上她。

實際上,他也是一個渣男。

隻經曆了一次短暫的婚姻,留下了一個孩子,孩子被他丟給了姐姐幫忙養,他自己浪跡天涯。

一直到15年,他回到魔都定居,但是大部分時間,還是在世界各地旅遊,而每一次,身邊的女孩都不一樣。

兒子跟他說的最多的話就是:“爸,我隻有一個要求,你能別找比我年紀還小的嗎?”

不過藝術家泡妞,那叫為藝術獻身。

雖然經曆了不少波折,但雷朋前世還算成功。

探索頻道是全世界最大的紀錄片,科教片電視台,甚至可以說是全世界最賺錢的電視台。

因為節目的原因,他們在全世界有一百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能直接落地,另外的國家也都有合作項目。

像國內,幾乎所有電視台都會買他們的教育節目,然後播出。

他當紀錄片,科教片製片人,根本不需要求資源,也不需要求爺爺拜奶奶,站著就能把錢賺了。

節目賣出去,製作小組還有版權分成,雷朋辭職後,每年的額外收入還有最少幾十萬美元。

十幾年的時間,國內的導演們絕大多數沒有雷朋的日子過的舒坦。

10年以後,雖然國內導演的收入也高了,但是大多依舊跪著掙錢。

而雷朋那時候呢,依靠版權,依靠賣畫,每年收入讓人羨慕,更不屑於求人拍電影。

97年的臥室布置相比二十年後差了不少,主要是舒適性不能比。

因為身高的原因,他的床有兩米五長,兩米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