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八娘、蘇轍瞠目結舌,沒想到平日裏經常和蘇八娘拌嘴的蘇軾竟說出這樣的話來。蘇八娘使勁掐了下自己,確認這不是幻聽,震驚之餘更多的是感動,不免潸然淚下。
程之才本已心中不悅,聽蘇軾這麼一說,勃然大怒,站起身來上前兩步,用胸脯撞了下蘇軾,道:“我娶她是抬舉她,焉有不配之理!”
蘇軾因比表兄程之才個頭低了些,故意踮起腳尖,昂著頭,故意將聲音提高幾個分貝:“你就是配不上!”
蘇洵用力拍了下桌子,怒吼道:“夠了!給我出去!”
四下寂靜。
蘇軾沒有絲毫畏懼,昂首挺胸地瞪著程之才,大有和黑暗勢力鬥爭到底的架勢。
蘇八娘用絲帕拭去淚水,穩定情緒,走到蘇軾旁邊,低聲道:“爹沒有答應這樁婚事。”
蘇軾瞪大雙眼看著姐姐,再次確認道:“真的?”
蘇八娘對其堅定地點點頭。
蘇八娘的才華遠近聞名,連父親蘇洵都對其大加讚賞,稱女兒的才華不亞於兩個兒子。程之才仰慕蘇八娘已久,他自知雖未到婚配年齡,但是這樣的姑娘若是將來被別家看上豈不可惜,不如先下手為強。
程之才祖父程文應曾封大理寺丞、光祿大夫。蘇洵當年娶程夫人的時候,兩家門第懸殊並不算大,後來程之才的父親,即程夫人的兄長程濬官拜夔州路轉運使。如今程家在當地勢力越來越大,已遠超蘇家,但是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蘇家在當地也算不錯的家庭。兩家聯姻不但親上加親,更是利益的結合,百利而無一害。程家見兒子有意於蘇家女兒,甚為歡喜,想著不如先將婚事定下,等孩子們到了婚配年齡再行三書六禮。
蘇洵素知女兒討厭程之才,隻得以兩個孩子年幼,還不懂事,若是到了婚嫁年齡,令郎又不鍾意於這樁婚事,到時再退婚豈不讓兩家人難堪為由來推脫。程家亦知程之才做事沒長性,萬一將來有個變數真要悔婚也臉上無光,便答應將此事暫且擱置。
蘇洵見蘇軾行事莽撞,生怕程家人借機發作重提婚事,急忙怒吼道:“胡鬧!還不下去!”並對蘇八娘使了個眼色。
蘇八娘會意,急忙行了一禮,代弟弟向眾人賠了個不是。蘇軾見姐姐道歉,怒火中燒,正要發作,卻見姐姐拚命晃自己的胳膊,搖頭示意他息事寧人。他隻得咬緊牙關,雙拳緊握,強忍了下來。蘇八娘再度向眾人行禮後,拉著滿臉不悅的蘇軾和門口呆若木雞的蘇轍離開了。
三人緘默著走了一段路程,離前廳稍遠了些,蘇八娘才打破沉寂,對蘇軾道:“軾兒,剛才……謝謝你!”
蘇軾先是一愣,隨即反應過來,臉頰緋紅,嘴硬道:“我可不是為了你,我隻是看他不順眼而已。”
蘇轍嘟囔著:“口是心非!剛才不知道是誰一聽表兄要提親,急的一路狂奔。”聲音雖小,但還是被蘇八娘和蘇軾盡收耳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