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後來天文學家證實,這一說法是錯誤的。從天文科學觀點分析,月亮顏色與其反射太陽光的原理有關,而與具體日期沒有任何關係。在通常情況下,月亮發出珍珠白的顏色,有時可見淡黃色。月亮隻有在一定情況下呈現出藍色。據物理學家介紹,如果大氣層中懸浮有大量的灰塵顆粒,並且大氣中還得夾雜著小水珠的情況下,月亮看上去才會是藍色的。
4.獅子座流星雨
獅子座流星雨每年11月14日至21日,尤其是11月17日左右,都有一些流星從獅子座方向迸發出來,這就是獅子座流星雨。獅子座流星雨產生的原因是由於存在一顆叫坦普爾·塔特爾的彗星。
這顆彗星繞太陽公轉,同時,它不斷拋散自身的物質,就象灑農藥那樣,在它行進的軌道上散下許多小微粒,但這些小微粒分布並不均勻。有的地方稀薄,有的地方密集,當地球遇上微粒稀薄地方,出現的流星就少,遇到密集的地方,出現的流星就多。這些小微粒很容易受各種因素的影響而慢慢飄散,但在彗星回歸時,地球會經過它近期釋放出的顆粒稠密區。地球上的人們便會看到大規模的流星雨。今年3月坦普爾·塔特爾彗星再次回歸,所以今年或明年獅子座將出現景象壯觀的獅子座流星雨。由於坦普爾·塔特爾彗星的周期為33。18年,所以獅子座流星雨是一個典型的周期性流星雨,它的的周期約為33年。
早在公元前1768年,我國就有關於它的記載,其它國家的史料中也能找到它的蹤影,1799年在南美洲,人類第一次科學地描述了獅子座流星雨的情況。1833年,流星雨的規模達到驚人的程度。一位美國坦普爾·塔特爾波士頓的觀測者這樣描述到:“1833年11月12-13日,一個驚人的場麵降臨地球,整個天空被流星照亮,成千上萬顆‘星星’在天上飛舞。就象下雪時漫天空雪花在飄揚。”科學家們估計,在這場長達9小時的流星雨事件中,一個人至少可以看到24萬多顆流星。
天文學家預言,33年後,即1866年11月還會看到壯麗的流星雨。果然不出所料,歐洲的人們看到了每小時達到5千顆的流星雨,北美洲的人們由於月光幹擾,每小時看到1000顆,規模不如1833年那樣壯觀。當人們滿懷期望地迎接1899年的獅子座流星雨時,卻以失望告終。1932年,人們重燃希望,結果又落空了。人們在一分鍾內隻看到一顆流星。接連遭受打擊的人們對獅子座流星雨不再有什麼期望了。
1966年11月17日奇跡出現了。獅子座流星雨又迸發了,美國西部的亞利桑那州到處都能看到一物輝煌無比的流星雨,每個時的流星數超過10萬甚至達到14萬,持續時間為4小時。
獅子座流星雨中的流星過後,在天空中短時間內還會留下一團雲霧狀痕跡,這就是流星餘跡。獅子座流星雨中有時也有火流星(亮度超過3等的流星)。
曆史上有關獅子座流星雨的觀測過程十分有趣:1799年歐洲、南美均觀測到這一流星雨,德國探險家Humboldt有過精彩描述。1833年11月12日北美東海岸9小時內估計觀測到24萬多顆流星。
1834年發現輻射點在獅子座,因而命名為獅子座流星雨。奧伯斯證認出1766、1799兩年11月在委內瑞拉觀測到也是同一流星群的兩次出現,周期33。59年。天文界開始認識和研究獅子座流星雨。1864年紐頓證明獅子座流星雨從902年起就有活動記載。共計有十個年份,其中6次記載取自中國官方史書。
1866年11月獅子座流星雨再次出現,計算出其運動軌道;1867年11月奧普爾茨給出彗星1866Ⅰ軌道,因與獅子座流星群軌道十分相似而得知其為流星群的母體彗星;1899年未觀測到獅子座流星雨,彗星也沒觀測到,有人認為彗星已瓦解。公眾感到受騙上當而十分氣憤,對天文學家的不信任感陡然增加。
1900年11月15/16在加拿大重又觀測到獅子座流星雨,每小時1千條。第二年在美國西南部和墨西哥又見到,每小時最多達2千條;1933年未發現流星雨,有人估計彗星可能已碎裂;1965年重新找到了失蹤近一個世紀的坦普爾-塔特爾彗星;1966年11月17日再度觀測到獅子座流星雨,最盛時每小時超過14萬顆。
大名鼎鼎的“獅子座”流星雨並不是“獅子座”上的流星雨。“獅子座”上即使有流星雨,在地球上憑肉眼也看不到。“獅子座”流星雨是由一顆叫做“坦普爾·塔特爾”的彗星所拋撒的顆粒滑過大氣層所形成的。因為形成流星雨的方位在天球上的投影恰好與“獅子座”在天球上的投影相重合,在地球上看起來就好像流星雨是從“獅子座”上噴射出來,因此稱為“獅子座”流星雨。
5.神奇的水星淩日
在人類曆史上,第一次預告水星淩日是"行星運動三大定律"的發現者,德國天文學家開普勒(1571至1630年)。他在1629年預言:1631年11月7日將發生稀奇天象--水星淩日。當日,法國天文學家加桑迪在巴黎親眼目睹到有個小黑點(水星)在日麵上由東向西徐徐移動。從1631年至2003年,共出現50次水星淩日,其中,發生在11月的有35次,發生在5月的僅有15次。每100年,平均發生水星淩日13.4次。
原理:水星淩日發生的原理與日食相似。由於水星和地球的繞日運行軌道不在同一個平麵上,而是有一個7度的傾角。因此,隻有水星和地球兩者的軌道處於同一個平麵上,而日水地三者又恰好排成一條直線時,才會發生水星淩日。地球每年5月8日前後經過水星軌道的降交點,每年11月10日前後又經過水星軌道的升交點。所以,水星淩日隻能發生在這兩個日期的前後。
觀察方法:觀察水星淩日必須借助望遠鏡。它與觀察太陽黑子的方法相似。通常有兩種方法:一是投影法。通過望遠鏡,把太陽投影到一張白紙上進行觀察。二是目視法。在望遠鏡的物鏡(前方)裝上濾光鏡,再進行觀察。天文愛好者可以用燒電焊用的黑玻璃,也可以用X光底片或電腦軟盤的磁片,幾張重疊起來製成眼鏡,戴上它用雙筒望遠鏡觀察水星淩日。如何選購雙筒望遠鏡?一是口徑(物鏡)越大越好,物鏡(前鏡)直徑70毫米的較理想;二是選購多層鍍膜的物鏡,通常鍍綠膜、藍膜的較好,鍍紅膜的最差。需要著重指出的是,觀察水星淩日,千萬不能用肉眼直接看太陽,要注意保護眼睛。
水星淩日的特點:水星是地球的內行星,直徑為4878千米。2003年水星淩日有三大特點:一是水星距離地球隻有8415萬千米,比發生在11月的水星淩日近1737萬千米。二是水星視直徑為12角秒,比發生在11月的水星淩日大五分之一。三是視直徑,水星與太陽相比,為1比158;而11月的水星淩日,為1比193。因此,無論是觀察還是拍攝水星淩日,2003年都是不可多得的良機。
水星淩日發生在5月(降交點)比發生在11月(升交點)少得多。一生中能在5月看到兩次水星淩日的人,鳳毛麟角。廣東雖然有幾千萬人,但至今還沒有發現有人在5月看過兩次水星淩日。未來五次5月的水星淩日將發生在2016年5月9日,2049年5月7日,2062年5月11日,2095年5月9日,2108年5月12日。中國如要下次在5月看到水星淩日的全過程,就要等到2108年5月12日。因為其餘四次水星淩日都發生在夜間,中國不能看到或不能看到全過程。因此,今年5月7日的水星淩日,不可錯過。錯過就要等105年。
2003年5月7日的水星淩日。淩始在13時13分,水星剛好接觸日麵;淩甚在15時51分,水星與日麵中心相距最近,淩終在18時30分,水星恰好脫離日麵。全程曆時5小時17分鍾。這天,廣州日落為18時57分。所以,廣州可觀測到水星淩日的全過程。下次水星淩日將出現在2006年11月9日。
2006年11月8日左右水星將會穿越內合,內合是指水星位於太陽和地球之間的一個點。通常情況下,我們在內合期間看不到這顆距離陽最近的行星。但這一次,水星穿越將會產生令人驚歎的天文現象:當水星的輪廓緩緩移過太陽盤麵時,我們用小型望遠鏡便能看到此次天文奇觀。天文學家將這種天文事件稱為是“淩日”。業餘天文愛好者在觀看這一天文奇觀時,切記使用適當的濾光鏡,避免眼睛被日光灼傷。
淩日是相當罕見的天文奇觀。我們從地球上隻能看到金星和水星淩日。這是水星在21世紀第二次上演淩日奇觀。本世紀水星將14次穿越太陽盤麵。從北美西海岸(包括阿拉斯加州中部和南部)、夏威夷、新西蘭到澳大利亞東海岸,都可以清楚地看到此次水星淩日全過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天文愛好者可以在11月9日清晨看到這一奇觀。
在美國,從愛達荷州北部到德克薩斯州最西端沿線以東地區的居民能看到水星淩日的開始階段,但在水星移出太陽盤麵前,日落將幹擾他們觀看淩日的視線。水星的小盤麵將於美國東部時間下午2時12分(太平洋時間上午11時12分)開始向太陽盤麵移動,兩分鍾後將完全遮住太陽盤麵。屆時,我們將會看到水星化作一個小黑點,在太陽左下方緩緩移動,黑點相當於太陽直徑的1/194。隨後,水星便會到達太陽盤麵的右側(西邊)。接著,從太平洋標準時間下午4時零8分開始,水星將會用時兩分鍾完全移出太陽盤麵。在淩日結束前太陽落山的東部地區,最佳觀測地點應該是正西方以南地平線偏低的地區。另外,切記提前一兩天檢查太陽落山地點,以避免樹木和建築屆時擋住視線。
水星繞太陽運行的周期為88天,但是由於水星和地球的公轉軌道存在一定的夾角,水星、太陽、地球很少會排列在一條直線上。因此這種水星淩日的天象每世紀隻會出現13次。
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成員皮特-邦德表示:“水星淩日的現象總共將持續5小時,隻要這五小時時間裏你所處的地方是白天,你就能夠看到這一天文奇觀。不過這段時間正是歐洲時間的夜晚。”本次水星淩日在歐洲、非洲以及中東等地區都無法看到。
6.傳說中的五星連珠
五星連珠也叫“五星聚”。我國古代用以表示水、金、火、木、土五行星同時出現在天空同一方的現象。這種現象不常發生,所以古人曾唯心的認為它是祥瑞。後人推廣到隻要五行星各居一宮相連不斷時就叫做“連珠”。
清代欽天監縮小其範圍,規定五行星的黃經相差小於45度時才叫“連珠”。五星連珠會對地球產生什麼影響?五大行星中,金星、火星、土星出現在西方的地平線上,木星則懸掛在和地平線呈30度角的天空上,而水星也正在逐漸靠攏。五大行星將按照水、金、火、木、土依次排列,由高到低連成一條線,古時稱為“五星連珠”。由於五顆星都是大行星,亮度較高,人們用肉眼就可以清晰地看到。
“五星連珠是不祥之兆”,對於這一民間傳言,天文學家認為純屬無稽之談。所謂“五星連珠”並非像糖葫蘆那樣排成一排,而是存在一定的角度。“五星連珠”發生時,不會對地球產生什麼影響。經測算,即使五大行星像拔河一樣產生合力,其對地球的引力也隻有月球引力的6000分之一,更何況它們不會排成一排。因此,災難之說不成立。
資料顯示,最近一次“行星連珠”發生在2000年5月20日。這是個漸近的過程,從5月5日就開始了。到5月20日這天,除天王星和海王星外,太陽係的其餘七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冥王星,散落參差,排列在一定的方向上。上一次“五星連珠”發生在1962年2月5日。兩次“行星連珠”天體現象都未給地球帶來地質、氣候等災難。美國科學家根據天文運動計算出,下一次“五星連珠”將在2040年9月9日北京時間中午12時出現。
7.令人意外的流星之聲
流星雨的星空
流星竟然會發聲,似乎聞所未聞。然而這確是事實!伊西利庫爾是一作小城,位於俄羅斯遼闊的西伯利亞平原。那是許多年前的一個寒冷的冬夜,城裏的大街小巷堆滿了積雪。在這片雪原的上空時繁星閃爍的天宇,四周一片寂靜。
突然,從天宇的某個地方,傳來了一聲尖銳刺耳的裂帛聲。人們翹首遠眺,隻見一顆璀璨的流星,散射著金黃色的光芒,像箭一般的掠過長空。流星留下了一條長而發亮的軌跡。與此同時,那種裂帛似的聲音也隨之消失了,小城的雪夜又重歸寂靜。
人們對於流星是不會陌生的,然而有一點卻使人感到困惑不解:伊西利庫爾人是先聽到了奇怪的聲音,然後才看到流星的,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眾所周知,流星以飛快的速度進入大氣層後,和空氣發生劇烈的摩擦,很快便燒成一團火球。絕大多數流星在60-130千米出的高空就已燃燒殆盡,隻有極少數到20~40千米的高空處才燒完。而聲音在大氣中的傳播速度是每秒330米,因此從那麼高的地方傳送到我們耳邊的時間至少需要1分鍾,更準確的說要在3~4分鍾之後。可問題是,當流星飛過天空的同時,人們聽到了它所發出的刺耳的聲響。它就好像在看見閃電的同時就聽到雷聲,表明這個雷就落在你的身旁。難道這顆流星竟是在離你的頭頂不過幾十米的空中飛過去的嗎?這顯然是不可能!
盡管許多人認為同時看到和聽到流星是完全不可能的,然而世界各地的研究者們積累下來的這類材料卻是越來越多,許多史冊中也有類似的記載。為了研究者一奇特現象,俄羅斯著名科學家德拉韋爾特教授收集了大量拌有反常聲音的流星資料並給這種奇怪的流星起了一個確切的名字:電聲流星。在德拉韋爾特教授所整理的電聲流星紀錄表中,有這樣幾段有趣的記載:1706年12月1日,托波爾斯克城的一位居民在流星飛過時,聽到了一陣刺耳的“沙沙”聲……1973年8月10日,鄂木斯克省的格盧沙科夫看到“漆黑的夜空中突然閃出一道白色的電光,照的四周亮如白晝。在流星飛行的15~18秒鍾期間,一直可以聽到嘈雜的響聲,好像一隻巨大的鷲鷹從高空中猛撲下來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