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等我丟銅板問卜前程,康熙的禦輦便緊跟著轉回京師。這日恰是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十八,康熙進京之後我跟胤祥分別被披枷帶鎖的羈押著帶到太和殿康熙跟前兒。
幾日不見,康熙竟顯得有些蒼老,人也明顯瘦了很多,還是那件玄色的馬褂兒這時看起來也顯得有些寬鬆。他看著我二人的眼神有些渾濁跟幾絲無奈,並沒有迎頭痛斥一番,隻是深深地歎了口氣。天下父母的心都是一樣的,見他這般模樣,心裏難免不忍,竟是跟胤祥異口同聲的喚了句皇阿瑪,便齊齊跪在他跟前兒。
太和殿上一陣肅靜,就是連善落井下石的胤褆也隻張了張口卻什麼都沒敢說出來。過了很久,負手立在龍椅一側的康熙深歎口氣,朝著張廷玉揮了揮手:“皇太子胤礽自出親授於朕,傳授治國之道,教導其以祖宗為楷模,守成基業,命名儒傳授經史,體察人心向背。初睿質岐嶷,學問淵通,實宗社萬年無疆之慶。且嫻騎、擅射出於眾皇子之上。睿學大成,惟聖祖神宗之家法是遵,惟天人性命之精微是究,及五經、諸史、睿法騎射靡不博洽貫通,殫精人妙。然!逆賊索額圖罔其行不端不加以約束,視其身不正不綴以言辭,反縱其善結私黨,其驕縱之漸,實由於此,索額圖乃本朝第一罪人也!!
今昭示天下,廢黜太子,告祭天地、太廟、社稷!將廢皇太子幽禁鹹安宮~~”言到最後已是漸沒了聲氣,身形微抖,顯然情緒激動。
自己知道這個曆史事件所以並不吃驚,反觀其他人卻都神色各異,張廷玉也是欲言又止,隻得跟旁邊另一個仙鶴補子的老臣,你一言我一語的在旁勸慰康熙。
這太子小子也忒全才了,康熙這麼誇他絕不是信口開河,史書也確實有所記載,即便這些都是他老子美化純屬杜撰,那他母語的滿語也該是精的,可自己這些個什麼資史通集四書五經一概不會,騎馬勉強可以跑幾步,但想在上麵射箭,那恐怕還得再練練才成,這滿語蒙古話更是別提,在自己的那個時代,幾乎都快成火星文字了!把自己關起來更好,借此時機還得從頭學起,日後才能不露餡兒!
想到此,不卑不亢,恭恭敬敬的給康熙叩了個頭:“兒臣謝皇阿瑪!”
一石激起千層浪,我這話又不知道錯在了哪裏,上天作證我是真心實意的,這幫子人怎麼都用看ET的表情看我,難道我不接受還能反抗不成?我哭嚎撞牆難道才算正常?這個太子的儲君之位於我一個現代人來說,本來就難以承擔,比起君臨天下的不可一世我倒覺得昨個閑王倒是更逍遙快活。
康熙立馬止住了悲戚回身惡狠狠地瞪著我,手指顫了顫,大吼一聲:“給朕帶下去!!帶下去!!”
立刻打殿外衝進倆帶刀侍衛,一左一右的把我架了出去,出了殿門兒,聽得裏麵高喊皇阿瑪之聲此起彼伏,回頭一看,已經看不見康熙站立的身姿,自己的那群兄弟們都已經衝了上去,想必老康又被自己氣的暈了過去!唉~~我真的不是故意的!!
他們沒有真的拖著自己走上一路,下了太和殿的玉階便放了手,朝自己行了個禮,規矩的退到我身後。
“我現在是待罪之身,還是由你們倆走在前邊兒吧!”你們跟在後頭,老子不認識路!
那倆侍衛互看了一眼,也沒多說,他們估計一時也還愣忡著,稍一遲疑打了個千兒一聲“奴才失禮了!”就乖乖的走在前頭。
鹹安宮應該不是這太子的寢宮,曆史上好像是在那裏幽禁至死,太子大小這裏長起來的,可我卻不認的路,暗自裏左右環看,熟悉的記下了每個門廊轉角兒。
走了些許時候,那二人忽然停住,轉身朝著自己又是一個千兒紮下去。心知是到了地方了,抬頭猶自看著一門一柱,尤其是頭上的那塊匾額。
“太子爺~~”
“太子爺~~”
“爺~~~”
正負手看著,忽然幾聲婉轉鶯啼唬的自己一愣,竟是打院兒門裏邊兒奔出幾個著著各色錦緞宮裝的女子,神色悲戚的一股腦湧出來,見了自己分明很是激動,卻不敢靠過來!
我立刻腦中一片空白,快速的想著這太子的生平舊事豔史,竟然毫無印象,隻依稀記得他的太子妃好像是石氏,其他的就一無所知了。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這個太子活了的這三十五年,必是左擁右抱環肥燕瘦的環侍身畔,我靠!這個不錯!!自己那二十七年的感情世界一片空白,有過數次單戀卻無一次圓滿,沒想到啊沒想到,老子到了這裏竟然能享這齊人之福!賺了!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