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忠達公!向你致意!(1 / 3)

出了宿香院的大門兒,四人不必借助徐徐的涼風兒吹吹,身上的酒就已經醒了大半兒,方才李衛這小子機靈著,借著尿遁的功夫兒去找了趟那個叫香兒的姑娘,塞了一錠銀子,那女人一口咬定說那日推他的男人是個太監,正是因為她摸了不該摸的地方兒,所以這才著惱了那人,險些被他甩下樓梯摔死。若是那叫香兒的女子沒有摸錯了地方兒的話,那人十有**就是個太監沒有錯。這京裏的太監雖然多如牛毛,但卻是也有一定的限製跟規矩的,一般人家兒是不可能用太監的,即使是富甲一方的人也不成,所以這嫌疑的範圍一下子就縮小到了王公子弟皇親國戚之中,即使是這樣也不能說明就不是宮裏的某個主子主使,可這查起來就難多了!胤礽有這個覺悟,另兩個也覺得棘手起來,所以一路直到走到了八大胡同兒的出口兒也沒有一句話兒,直到了路口兒方才各自駐了步子,王剡攢眉揪心的給兩位皇子告了安,胤祥也說改日去城郊處再走走,這便就各自散了。

胤礽在家閉門了數日,其間胤祥也曾來過一兩回,得來的消息不甚理想,其實這些也都在胤礽的料想之中,忠達公遇害這事兒在忠達公鬧上金鑾殿的隔日就已經鬧遍了北京城,即使是京郊這樣的地方兒人們也都有耳聞,胤祥跟刑部派出的人可說是前後腳兒到的,雖說也想是打鐵趁熱,但老百姓的心思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何況事發的時候兒是在夜裏都已經睡下的時候兒,那忠達公的別院離著莊子也還有段兒距離,除了有些人聽見了響動兒看見了火光之外,根本就問不出別的,其後刑部的人一來,未免引起臆測,胤祥也就撤了。既是如此,胤礽也不免對胤祥存著感激。

日子一天天的過著,說話兒也有了**日的光景,雖然忠達公的案子還是沒什麼進展,但是在朝上也是不曾有人提起這事兒,胤礽也還亦如往日的這麼出出進進,隻是康熙偶爾會在私底下問上兩句,因為這事兒牽扯上了太監也就很可能扯出些皇族貴戚出來,胤礽一時也是不敢妄動就沒跟康熙多說什麼。這忠達公這麼一番動靜兒,這些個皇親國戚對自己這個忠親王或多或少的還是存著些顧慮的,即便不是懷疑,但在這意味不明的時候兒也還是保持著警覺,所以胤礽想走訪幾個鮑白平時交好的公子哥兒問問情況,找找入手的地方兒,但是各自府上也都是端著防範的意思,即便是胤礽親自上門兒找,雖說也都是好茶好果的招待著,但就是不見其人,礙著許多的規矩,胤礽也是沒招兒,畢竟不算刑部不算主審,用軟的自掉身份,用硬的倒顯得名不正言不順。

胤礽每天在外頭這麼忙著,瓜爾佳氏也沒閑著,對納娶清音入門兒這事兒,看起來倒是比胤礽這個準新郎更上幾分心思。這麼幾天的功夫兒該置辦齊備的,她這個當家主母也都沒有含糊,指使著管家韓琦一樣兒沒落的操辦了個齊整,胤礽的心思也沒在這上頭,所以直到瓜爾佳氏跟自己說出來的時候兒,才赫然發現,隻等到了日子穿上新郎禮服,這事兒就算得了!不禁唏噓感慨感慨唏噓,這古代的大夫人心胸就是敞亮,做事兒也上趕著!不過心裏倒是樂意的很,不管怎麼說也是該給那妮子一個名分的時候兒了。雖然總覺得現在這個時候不大對,但用瓜爾佳氏的話來講就是衝喜去去晦氣!

好日子定在了下個月的初六,黃曆上說這日宜納娶進戶,上瓦架梁。一時間嫌疑犯忠親王要娶小老婆的事兒又成了街知巷聞家喻戶曉的頭條新聞,趕在這個節骨眼兒上辦喜事兒的確是有些不合時宜,但胤礽也實現稟明了康熙問過了意思,康熙倒是不甚在乎,也覺著該是件喜慶的事兒,說法竟是跟瓜爾佳氏如出一轍,胤礽稍稍放了些心思,有了康熙的首肯,管他別人說自己是故作姿態也好粉飾太平也罷!

清音丫頭說起來其實那也算是滿族鑲藍旗的一個世家小格格,阿瑪是個知州小官兒,祖居在蕪湖一帶,瓜爾佳氏早在有了這個意思的時候兒,就已經書信通知了清音的父母,但大清規矩也大,不得宣召外官是不可以隨便進京的,但清音並不是康熙拴婚的,所以自然也得不到康熙的特別恩典,她的阿瑪跟額娘倒是來了書信給清音,其中也無非是些向胤礽問安要女兒好生伺候的話,隻叫清音在京裏算起來該叫娘舅的一個遠親代為操辦,所以月中的時候兒,清音就被瓜爾佳氏送出了府邸,娶她親戚家裏隻等著去轎子抬出來走個過場。

因為滿人結婚的時候都是選在入了夜,所以初六這天晨起以後也都還算是清淨,胤礽一早也沒穿什麼紅袍馬褂兒的,一向在府裏鬆散慣了隻穿了件兒平日長穿的素色衫子,連腰帶都沒係,背著手兒在張燈結彩的院子裏溜達“景星煥彩耀閨房,吉日佳辰合巹觴,寶眷情歡魚得水,月圓花好配天長。”一時高興,想起了後世的賀詞,自覺文采非常,搖頭晃腦的念了出來。

“哼!!浮詞敗德!”忽然背後一聲厲色,聲音耳熟,不是康熙還有誰……胤礽老臉一時掛不住唰的白了臉,一院子正在張羅著的仆役侍婢們也都各自停了手裏的活計,撲簌簌的跪了一地,胤礽暗叫悲催,雙膝一軟也跪了下去。康熙的一雙黑絨靴子在胤礽眼巴前兒頓了頓,頭頂一聲悶哼,接著就進了正廳,胤礽咽了口唾沫,橫了門房兒初六兒一眼,貓腰低頭的也隨在後頭跟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