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這孫子是誰?(1 / 2)

胤礽這一手兒做的出人意料,眾人驚愕之中,唯有張廷玉咧嘴笑了笑,端的是個沉穩莊重。但不可否認這麼一來也著實的讓幾位皇子鬆了口氣,嘴上勸慰著說著可惜可惜,可心裏頭這些日子懸著的石頭總算是落了地。

胤礽這麼個舉動,即使是不想煩擾著康熙隻怕也是不能夠了,晌午剛過,還沒用午膳,乾清宮的尚衣總管德順兒公公涎著笑的老臉就出現在了胤礽的麵前,胤礽的一口白粥就這麼噴了出去,還沾了幾滴在老四的袍角兒,索性是黑青色的喪服,老四倒也沒大在意,隻是這哥兒幾個卻是各有眼色的瞅著胤礽,說不上是幸災樂禍還是同情……

養心殿西暖中胤礽屁股朝天的跪撅在地上,眼珠子隨著康熙的腳丫子在地上轉來轉去轉來轉去……“你!你好大的膽子!”康熙一掌拍在身邊兒的花梨木幾案上,發出了沉悶的聲響兒。胤礽的腦袋又朝地麵伏低了幾分,“胤礽!你竟然把書燒了!誰給你這麼大的膽子!如此的枉顧聖恩,竟然私自銷毀!嗯?”胤礽暗暗吐了好幾下舌頭,自打自己一進門兒,康熙就沒給好臉,已經絮絮叨叨的訓了有約莫半個多時辰了,您老人家溜來溜去的當是鍛煉了,可我可是跪在地上,這乍暖還寒的時候兒,您也忒狠了!“皇阿瑪…兒臣這兩日一直在想著這幾本兒冊子,越琢磨越覺得留著不是件好事兒,雖說那裏頭的東西足以挾了一部分官員,起了些敲山震虎的作用,但恕兒臣直言,若此長久以往難免會離心離德,再言,即便是留著,那除了徒添思慮之外還能有什麼用處!朝臣乃是國治之基本,多年的行事在那兒了,牽一發恐動全身,所謂蜉蝣撼大樹恐來日累我大清之為政,皇阿瑪聖光燭照天恩敝澤,現在沒了那行述之冊,不免對受牽製之人是個機會,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這人心換人心的事兒,皇阿瑪如何也不吃虧啊!”

康熙腳步忽然頓在胤礽跟前兒,半晌不動,胤礽不明所以隻得緩緩抬了頭,正對上康熙試探的目光。“這麼說,你燒得在理,燒得大快人心了?”康熙語氣頗酸,這讓胤礽不覺想起康熙對買好結黨深惡痛絕以至於到了有些草木皆兵的地步了,心說這事兒搞不好弄個兩頭不是人,自己這份兒悲催簡直是無語凝噎,當下也實在是無言以對,隻好將頭又按在地上“兒臣…不敢!”胤礽伏地低頭的看著康熙的靴子漸漸遠去,首上軟榻處傳來響動兒,像是康熙落了座,胤礽暗自歎了口氣,不易察覺的捏了捏膝蓋。

康熙坐在榻子上,飲了口茶水,潤了潤說的有些幹涸的嗓子,眼睛一直盯著這個二兒子看,其實那天把書冊還交給他放著又是當著眾人的麵兒,還真是存了讓他嫌隙於那幾個兄弟的心思。眼見的胤礽自打被開釋以後的種種表現,這一年的光景下來,還真就起了重新重用加以培養的心思,可這老二除了令康熙漸漸放心的辦事能力以外,卻從本質上改變了一點,那就是待人接物的態度,從前的胤礽有種與生俱來的尊貴跟高傲,目光中閃著不可一世,再加上康熙平日的放任跟有意無意的聽之任之,他雖然有老四跟十三兩個兄弟站在身邊兒,還有赫舍裏家族在背後的支撐,但不管是老四十三也好,還是索額圖一類也罷,在對胤礽寄予期望的同時,也都還存著不同程度的怕!這怕讓康熙放心,他們能怕他也說明在某種程度上會為自己個兒留條後路,事事都不會做的太過絕對,這些在關鍵時候兒是對康熙扭轉局勢相當有利的一點前提。可現在的胤礽…康熙眉毛挑了挑,沒有了往日不可一世的態度跟尊貴,但卻平添了一股子親和,這親和跟老八不同,不是偽裝而是發於情起於心,雖然不是諂媚賣好,但這種平和卻更易滲透人心,十三根老四就是最好的例證,十三年輕氣盛狹義心性,人給三分好必當還以七分真,想要拉攏他不難!可是老四,這老四自己最是知道,事事矯情三分,對誰都信不過,凡事最求實際,這也是康熙能夠任用他的原因,對他不需設下過多防範,可這樣的人是不會輕易能夠被說服跟影響的,也許老四自己都不知道,在不知不覺之中,他已經漸漸的為胤礽所趨,變得跟從起來。這點讓康熙害怕,擔心,在康熙的心裏他知道他不需要一個親和左右逢源的臣,他需要的是被孤立甚至被嫌隙於滿朝但卻隻能獨獨忠於自己的臣子,而康熙也正是在一步步的把胤礽往這個地步上麵逼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