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萬壽節之後康熙又在暢春園兒裏待了三日便急著趕回了紫禁城,日子便又回複了往常的忙碌,胤礽喜得貴子每日裏春風得意,暫時也忘了康熙交代的那些血腥的差事。隻是各部的王爺台吉們卻是對胤礽心存感激,因著也都不是閑人不便在京裏待得太久,胤礽兩個兒子的滿月酒勢必是趕不上了,所以一起哄著要胤礽先置辦上幾桌酒席,也好討個喜氣一塊兒去賀賀。說這事兒的是科爾沁部的吉達,這老小子似是忘了幾日前的不愉快,竟是隻字不提,還是亦如在塞外時的豁達颯爽,反而倒是胤礽生出些許尷尬,這也不好再拒便應承了下來。
四月初八是個不錯的日子,風和日麗映的整個王府裏程亮的琉璃瓦片也熠出流光溢彩,一大早滿府的仆役丫頭們就都開始忙碌著,夥房處早就在天還沒透光的時候兒就冉起嫋嫋炊煙。這事兒胤礽自然不敢瞞著康熙,早就在吉達提出來的時候第一時間就做了彙報,康熙倒是未多說什麼,很痛快的就允了胤礽,未免招致嫌疑,胤礽還特地的給幾個兄弟都發了名帖,儼然就是要大辦的意思。這倒不是因為胤礽高興過頭成了凱子,而是各部王爺提前送來的賀禮禮金什麼的已經先是晃了胤礽的眼,有懂事兒的帶頭兒,胤礽就不信自己那幾個知禮識度的兄弟會空著手來!
由於提前跟康熙做了報備,也適逢今日朝上似乎沒什麼特別的事兒,所以朝會下的比較早,康熙也並未單獨留下誰開個分會,早早的把這幫兒子們都遣散了去。幾人在宮門口兒分了手,因為是私會喜慶之事,也該簡裝便服赴約,著了一身的朝服實在是凝重了些。胤礽離著府裏最近,打神武門出去走幾步一轉便到了,恰好在門口兒遇上了幾個部的王爺們,都是剛剛從驛站裏趕過來,胤礽見出裏麵有一個是在康熙名單上出現的青海和碩特部的哈丹巴特爾汗,不免對他多看了兩眼,憑第一印象來講,此人較其他的部族王爺要剛毅果敢的多,對胤礽並無太多的客氣,隻是禮節上的寒暄了幾句,就不動聲色的退到了末尾,也不與誰親好,更無諂媚阿諛之相,這要是在胤礽看來,吝是比這些皮笑肉不笑的蒙古台吉王爺們好上太多了,至少有些氣節在。可也許正是因為如此吧,康熙才會覺得他是個威脅,為上位者要的並不一定是你的人品如何,關鍵是看能不能駕馭又好不好駕馭,所以這匹野馬無論他是不是真心降於大清朝,即便康熙沒給自己這麼一個差事,恐怕也會在不久之後被康熙用別的理由滅掉。如今的清平盛世容不得太有個性的人,隻怕另兩個也都是如此性格,可惜!可惜了!
胤礽輕歎了一聲,麵上又回複了一貫的笑容,招呼著這些人進了府,因為還沒有到用膳的時辰,所以閑暇下來也沒別的事兒好做,胤礽也就帶著他們在自己的後園子裏頭逛遊開了。這幫子塞外民族的草原人所居之處不過就是一個蒙古包,位尊的不過就是帳子大些華美些,對於他們來講這園林亭台的真真就是宛如畫兒裏的東西,每一樣兒都能讓他們念叨個好半天。在暢春園兒裏頭的那幾天所見的是江南風韻的怡情之美,而且暢春園整體建築較為簡約,雖是皇家園林,但重在素雅歸真,並沒有過多的雕梁畫棟巧奪天工,完全是一種原生態的清幽雅致。康熙回了京他們自然也不能再住在長春園兒裏,便被內務府統一安置在了離著外城的官用驛站之中,那兒放在後世之中充其量也就算是個四星級的招待所,因為平日並無太大的用處,所以建築格局多以務實為主,房間很多,卻並不注重庭院的美化,所以也看不到什麼。紫禁城很美,可規矩森嚴,即便是像自己這樣的皇子也是不能夠隨意進出內庭的,他們若無康熙的召見,那是連□的城門樓子都甭想進去的。所以自己這處府邸在他們眼裏算是華美異常的,老九本來就是個奢華至極的人,雖然這宅子他原來也沒打算常住,可裝潢上卻沒有絲毫的疏漏,依舊做的美輪美奐鬼斧神工,這幾個各部的王爺們像是劉姥姥進了大觀園似的,瞧著哪兒都新奇,胤礽也還算是頗為合格的導遊,也不厭其煩的跟他們一一講著各處的由頭功夫兒,竟是不知不覺晃蕩了一個下午的光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