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回 左宗棠的奏折(1 / 2)

正月十五在高在春印象裏最深的就是吃元宵、鬧花燈,清朝如何過元宵節呢,高在春心裏一直有一種期盼和渴望又有許多哀愁,每逢佳節倍思親,高在春還是忘不了在後世的家人妻子,如今穿越快一個月了,平時政務繁忙到不覺得什麼,如今閑下來加之有快過元宵節了,心裏總覺得空落落的,這裏盡管錦衣玉食,可畢竟不是自己的家,自己還是沒有徹底溶進這個時代。

高在春正在沉思時,小順子進來請示道:“回皇上,內務府總管榮祿大人求見。”

“哦,他有什麼事啊。”思路被打斷高在春心裏有些不高興。

“回皇上,可能是元宵節的一些事宜吧。”

“那好吧,讓他進來。”“嗻”

“臣內務府總管榮祿給皇上請安。”

“好了,榮大人有什麼事嗎。”

“回皇上,快過元宵節了,臣請示宮裏是否還照往年慣例舉辦慶祝活動嗎。”

“嗯,朕覺得慶祝活動能儉則省,宮裏就掛些燈籠活躍一下氣氛還是必須的。至於民間如何慶祝,朕也不想管太多,隻要不逾製就行,朕也想好好看看我大清的盛世繁華。”

“臣遵旨。”

“好了,沒什麼事就跪安吧。”“嗻”

“皇上,恭親王、醇親王、李中堂求見。”小順子急匆匆跑了進來奏道。

“有什麼急事嗎,快讓他們進來。”“嗻。”

“皇上,陝甘總督左宗棠六百裏加急奏折。”

“哦,快呈上來,朕這幾天一直等著呢。”

高在春接過奏折拆開看了看就遞給了李鴻章,其實依高在春現有的水平看奏折還是有些吃力的,“李中堂,麻煩你給大家念念。”

“臣遵旨。”李鴻章接過奏折念道:“臣陝甘總督左宗棠叩見皇上,皇上讓臣具折陳述新疆平叛緣由,臣不才鬥膽進言。臣以為東則海防,西則塞防,二者並重。天山南北兩路糧產豐富,瓜果累累,牛羊遍野,牧馬成群。煤、鐵、金、銀、玉石藏量極為豐富。所謂千裏荒漠,實為聚寶之盆。我朝定鼎燕都,蒙部環衛北方,百數十年無烽燧之警……是故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衛京師。……若新疆不固,則蒙部不安,匪特陝、甘、山西各邊時虞侵軼,防不勝防,即直北關山,亦將無晏眠之日。而況今之與昔,事勢攸殊。俄人拓境日廣,由西向東萬餘裏,與我北境相連,僅中段有蒙部為之遮閡。徙薪宜遠,曲突宜先,尤不可不豫為綢繆者也。若此時即擬停兵節餉,自撤藩籬,則我退寸,而冠進尺,不獨隴右堪虞,即北路科布多、烏裏雅蘇台等處恐亦未能晏然。於海防未必有益,於邊塞則大有所妨。尤其招致英、俄滲透。臣以為根據新疆的地理特點和敵我態勢,應先北後南、緩進急戰…”

李鴻章念完左宗棠的奏折後養心殿內一片寂靜,許久高在春才回過味來,啪啪,“精彩,朕以為左帥的奏折字字珠璣,句句叩人心扉啊,好、好、好。”高在春不禁擊節叫好。

“臣等也以為左帥的奏折切中實際,臣等附議。”

“朕以為左帥的奏折不僅分析了當前新疆的形式,也指出收複新疆的重要意義,出則抗擊沙俄、入則拱衛京師實屬必要,加之陝甘回亂造成人口凋零、百業俱廢,平叛新疆更顯必要,即可穩定邊疆局勢又可安撫陝甘民心,有利於我們移民陝甘的舉措,諸位以為如何?”

“臣等以為皇上所言甚是,隻是如此以來所耗錢糧恐怕不知千萬,去歲戶部已是寅吃卯糧無有結餘,臣擔心軍無糧餉激起兵變可不好收拾。”

“七叔所言甚是,朕也擔心糧餉問題,眼下台海戰局一觸即發,正是用銀子的時候,目前朝廷確實沒有餘錢供給陝甘,但朕以為進疆平叛並不是朝夕可蹴的,朕打算成立銀行發行國債來緩解財政緊張局麵,必要時可以向泰西諸國發行外債來采辦洋務所需設備技術等,諸位以為如何。”

“皇上,成立銀行臣倒是沒有意見,可是這舉國負債總不是什麼光彩事,實在有損我天朝顏麵啊,況且舉債之後拿什麼還呢?”奕憂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