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秀宮內慈禧慵懶的說道:“起來吧,今兒個怎麼全來請安啊,你們可是有日子沒來了,又想起我這老太婆了。”
“臣等請聖母皇太後恕不敬之罪,是臣等疏忽,臣等日後定每日給太後請安。”一班軍機大臣見慈禧有些不悅忙跪下請罪。
“那到不必了,哀家隻是覺得最近悶得慌,總覺得少了些什麼,今兒個諸位一起來不會是光給我著老太婆請安吧。”
高在春見慈禧如此說話,知道這是她歸政後整日閑來無事有種失落感吧,看來這個女人的權利欲還是蠻大的,念及此處忙解釋道:“回皇額娘的話,六叔他們多日沒來請安是因為兒臣這些天讓他們做的事情太多了,兒臣帶他們給皇額娘賠罪。”
“算了,額娘也是說說而已,畢竟你們要以軍國大事為重,對了,你們今兒個來不但但是看望哀家這麼簡單吧,有什麼事就說吧。”
“還真讓母後說對了,兒臣和諸位軍機大臣一起來是有一件事要請母後做主,兒臣打算推行白話文,就是在不動搖文言文的基礎地位下,讓白話文也就是接近口語的文章出現在科技、翻譯等從泰西諸國引進翻譯的著作文章,可是諸位大臣都表示反對,還請太後定奪。”
“就為這點事還來麻煩哀家,額娘不是早就說過嗎,別的事哀家可以不管,這祖宗之法是不可違的,文言文傳承自數千年前祖宗聖賢之手,自然違背不得,怎麼連這個你也要改嗎?”
慈禧的話顯然是持否定態度的,高在春有些著急的說道:“皇額娘,其實這祖宗之法也並非常法,也是逐步改進的,像咱們**皇帝、太宗皇帝等曆代大行皇帝劈荊執銳傳下萬裏江山,但是哪一位又是因循守舊的皇帝,不都是銳意進取,勇於突破前人的束縛闖出一片新天地;再者我泱泱華夏民族數千年來經曆了多少朝代,難道他們都是效仿遠古時期唐堯虞舜的祖宗之法嗎?還不都是改來改去的嗎?”
自然這番話諸位大臣是不敢說出口的,果然慈禧聞言臉色一變氣急的說道:“混賬,這是什麼話,怎麼長本事了,教訓起額娘來了,祖宗之法就是亙古不變的真理,真是數典忘祖,真不知這些年你學了些什麼,氣死額娘了。”
“母後,兒臣並不是違背祖宗的成法,忘記祖宗的教誨,隻是想在祖宗成法的基礎上加以完善,易經雲: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這本身就是要不斷更新完善的,遙想當年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才有了後世無往不利追風似電的騎兵,這也是我大清龍興之處根本所在;至聖先師衍聖公(指孔子)亦雲: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溫故而知新,學無止境,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亦曾明確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雍正爺的攤丁入畝、火耗歸公,不都是在前人基礎上改進的製度,怎麼兒臣要實行白話文就成立違背祖宗之法呢,還請母後明鑒。”
“看來皇上長大了,翅膀硬了用不著額娘了,也不聽額娘的話了,從今兒個起,皇上再也不必拿這些瑣事來打擾額娘了,皇上的是額娘再也不管了,這件事就由著你折騰了,不過額娘我醜話說在前頭,除了什麼碴子可別讓額娘來替你收拾局麵。”慈禧顯然動怒了。
“兒臣不敢,還請母後恕罪,要不兒臣先在科學院和兩所大學堂內試點實行白話文如何?”高在春妥協的說道。
“那敢情好,額娘的意思也是先試試,好不好先兩可著,至少咱們還有個退處說辭,不至於朝令夕改丟了大清國的顏麵。”慈禧滿意的說道,其實她內心也明白如果執意駁回皇上的意見,肯定會當場鬧僵,既然高在春讓了一步也好,自己就坡下驢同意了也未嚐不是個好主意,等皇上弄得無法收場自己再來替他收拾局麵,或許可以讓自己重新執掌權利。“臣等謹遵聖母皇太後懿旨。”眾大臣見慈禧都同意試點白話文,隻能回話表示同意了。
“回母後,兒臣還有一件事要同母後商量,現在咱們大清國的度量衡標準太多太雜亂了,目前咱們大清同泰西交往日趨頻繁,各種機械設備也是種類繁多,而且咱們還要修鐵路,開礦山,辦實業,早已不適合同泰西諸國打交道換算起來也麻煩,咱們自己用起來也不方便。”高在春看了一眼慈禧,見她沒什麼不虞之色接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