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中華收複香港第一人2(1 / 1)

趙佗的商團遠航印度洋,到達印度和斯裏蘭卡。《越南誌》記載:“趙佗造大船,能坐三千人。”有電視節目中介紹,秦漢時期我國(南方)建造的海船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海船,可見香港在古時就是一個良港也未可知。其次在文化上,趙佗大力向百越民族推廣漢文字的使用。《粵記》中就有記載:“廣東之文始尉佗”,從大量的文字記載和出土文物說明,南越國是嶺南文明的奠基時期,趙佗創建南越國使嶺南社會經濟實現飛躍式的跨越發展,使嶺南社會形態從原始社會的分散的部落統治,一躍跨入封建社會的有序發展,為今後的曆史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趙佗對中華民族的最大貢獻是曾兩次歸漢,維護了祖國的領土完整。趙佗接替任囂擔任南海郡尉後,中原爆發了陳勝、吳廣等大規模的農民起義,趙佗趁機起兵兼並桂林郡和象郡,在嶺南地區建立南越國,自稱“南越武王”。南越國土東西萬餘裏,南至今天越南的中部和北部,至今越南的一些史書上還把趙佗當做他們的開國皇帝。楚漢相爭劉邦得勝之後,漢高祖劉邦派遣大夫陸賈出使南越,勸趙佗歸漢。在陸賈勸說下,趙佗接受了漢高祖賜給的南越王印綬,臣服漢朝,使南越國成為漢朝的一個藩屬國。隨後呂後專政,趙佗不滿呂後的高壓統治,宣布脫離漢朝,自立為南越武帝。漢文帝時期,陸賈再次出使南越,趙佗在陸賈的勸說下,以大局為重,再次歸漢,此時香港隸屬南海郡博羅縣,香港再次正式列入中國統一的版圖。

公元前137年,一百多歲的南越王趙佗因病逝世。自他開創的南越國開始,香港一直就是祖國神聖的不可分割的領土:東晉時香港隸屬東莞郡寶安縣,隋朝時香港隸屬廣州府南海郡寶安縣,唐朝時改寶安縣為東莞縣,香港仍然隸屬東莞縣,宋元時期,內地人口大量南遷香港,促使香港的經濟、文化得到很大發展。島上有個小村,叫“香港村”,為轉運南粵香料的集散港,香港因此得名。明朝萬曆元年,香港隸屬新安縣,隻是到19世紀中葉清朝對外戰敗,從1842年至1997年6月30日,香港分批被割讓及租借給英國成為殖民地。1997年7月1日,在鄧小平等第二代**領導人努力下,香港回歸祖國。如今,香港已回歸祖國十多年了,中華兒女不會忘記鄧小平的千秋功績,更不應該忘記趙佗@*小說*wWW.*2.coM/class12/1.html對維護祖國統一完整立下的不世之功,明人梁夢龍詩詠雲:“高塚累累列道旁,尉佗南越久稱王,功成七郡歸真主,事去千年留故鄉”。趙佗,必以千古不朽的民族英雄形象,永遠活在包括香港人民在內的廣大華人的心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