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是多年生常綠喬木植物,但其生長發育不同於一般喬木樹種,它是由地下部分的鞭、根、芽和地上部分的幹、枝、葉組成的有機體。毛竹不僅具有根的向性地生長和幹的反向地性生長,而且具有鞭(地下莖)的橫向地起伏性生長。竹竿壽命短,開花周期長,沒有次生生長,竹鞭具有強大的分生繁殖能力。竹鞭一般分布在土壤上層15—40厘米的範圍,每節有一個側芽,可以發育成筍或發育成新的竹鞭。壯齡竹鞭上的部分肥壯側芽在每年夏末秋初開始萌動分化為筍芽,到初冬筍體肥大,筍殼(籜)呈黃色,被有絨毛,稱冬筍。
冬季低溫時期,竹筍在土內處於休眠狀態,到了第二年春季溫度回升時,又繼續生長出土,稱為春筍。春筍的筍殼為紫褐色,有黑色斑點,滿生粗毛。春筍中一些生長健壯的,經過竹筍一幼竹40—50天的生長過程後,竹竿上部開始抽枝展葉而成為新竹。新竹第2年春全株換葉一次,以後每兩年換葉一次,每換葉一次稱為一“度”。新竹經過2—5年生理代謝,抽鞭發筍能力強、竹竿材質處於增進期的幼一壯齡竹階段;再經過6—8年的竹竿材質生長達到力學強度穩定的中齡竹階段;9年以上的竹將出現生長衰退的下降趨勢,進人老齡竹階段。故在毛竹林培育上,應留養幼、壯齡竹,砍伐中、老齡竹。
毛竹也會開花結實,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是成熟衰老的象征。毛竹開花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開花一般持續3—5年。毛竹開花是對竹林生產上的巨大威脅,應設法防止。
毛竹是多年生常綠樹種。根係集中稠密,竹竿生長快,生長量大。因此,要求溫暖濕潤的氣候條件,年平均溫度15—20C,年降水量為1200—1800毫米。對土壤的要求也高於一般樹種,既需要充裕的水濕條件,又不耐積水淹浸。在板岩、頁岩、花崗岩、砂岩等母岩發育的中、厚層肥沃酸性的紅壤、黃紅壤、黃壤上分布多,生長良好;在土質黏重而幹燥的網紋紅壤及林地積水、地下水位過高的地方則生長不良。在造林地選擇上應選擇背風向南的山穀、山麓、山腰地帶;土壤厚度在50厘米以上;肥沃、濕潤、排水和透氣性良好的酸性沙質土質壤土的方。
竹子的生長比較特別,它是一節節拉長。竹筍有多少節和多粗,長成的竹子就有多少節和多粗。一旦竹子長成,就不再長高了。而其他所有樹木的生長,是由幼嫩的芽尖,慢慢加粗伸長,經幾十年至幾百年,它還會慢慢地加粗長高。
最短命的植物
在植物王國裏,除了有銀杏、紅杉巨杉、龍血樹等能活四五千年的“老壽星”,還有一些隻能活幾個月、幾個星期的“短命鬼”。
有一種叫羅合帶的植物,生長在嚴寒的帕米爾高原。那裏的夏天很短,到6月間剛剛有點曖意,羅合帶就匆匆發芽生長。過了一個月,它才長出兩二根枝曼,就趕忙開花結果,在嚴霜到來之前就完成了生命過程。它的生命如此短促,但是尚能以月計算。
瓦鬆是一種生長在瓦房頂上的草。在幹旱的季節裏,瓦鬆的種子躺在瓦溝裏,耐心地等待著雨季的到來。雨季來了,瓦鬆的種子吸足了水分,迅速地發芽生根,長成植株,很快就開花結果,完成了自己繁殖後代的使命。雨季剛剛過去,它便枯黃死去。
生長在非洲沙漠裏的木賊,也是一種短命的植物。它的種子在降雨後10分鍾就開始萌動發芽,10個小時以後,就破土而出,迅速地生長,僅僅兩三個月就走完了自己的生命曆程。
瓦鬆、木賊的生命旅程雖然很短,但還不是世界上壽命最短的植物。在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裏,有一種叫短命菊的菊科植物,它才是世界上最短命的植物。在幹旱的沙漠裏,雨水十分稀少,隻要有一點點雨滴的濕潤,短命菊的種子就會馬上發芽生長,在短暫的幾個星期裏,就完成了發芽、生根、生長開花、結果、死亡的全過程。真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