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之後的經曆9(1 / 1)

$$好書天天看,好站天天來,好貼天天頂,好書慢慢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裏就是黃金屋,這裏是米花在線書庫$$

(2)至如社會經濟基礎和其上層建築關係的問題,經過幾年的思考研究,我已見得分明。蓋社會經濟基礎和其上層建築的關係在人類文明文化發達史上是步步發展變化的。初期的上層建築不過起一些反作用於經濟基礎而已,愈到後來上層建築愈強大有力。在當初人類不過是自然界之一物,到後來卻儼然成了自然界的主人。斯大林寫的《馬克思主義和語言學問題》,意在指明某些學術不因階級而異,在這裏沒有什麼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問題,那都是對的;而尤金的文章卻引來申論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問題,缺乏真知與定見,殆不足取。

(3)至如我想去蘇聯考察了解俄國社會的傳統文化和現狀問題,則由於蘇聯出現修正主義,複辟資本主義,顯示了它走向共產主義的彎路。此彎路正是由其民族曆史發展和傳統文化的背景而來,非偶然。社會主義革命不見於先進的資本主義大國,卻發生在落後的俄國和中國,是各有其理由的。我原料到俄國革命不牢穩,果然不差。但中國卻將為世界革命先導,正自有其獨特的曆史文化背景在。近著《試論中國社會的曆史發展屬於馬克思所謂亞洲社會生產方式》和《今天我們應當如何評價孔子》兩文足資參考。t米t花t在t線t書t庫th

我自己的問題截止於此。另一個張東蓀的問題,卒以毛主席的寬大優容,沒有加罪。張寫出自己檢討文送主席閱看,主席不滿意,囑其再寫。張第二次寫來,仍未獲準。第三次他所寫的幸得諒許。於是既不加罪,且給予中央文史館待遇,每月有生活費百元雲。(據聞後來張本人似乎活至九十歲乃身故。)

(上為1976年12月著筆之文,延至1977年2月方寫完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