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知道他在私邸裏的消費,他出身苦寒,均認為不會奢侈到哪裏去。李嘉誠在公司,與職員一樣吃工作餐。他去巡察工地,地盤工(健築工)吃的大眾泡沫盒飯,他照樣吃得津津有味。公司來了客人,他不帶去高級酒樓,就在公司食堂吃,比平時多幾樣冷盤炒菜,份量不多,但能吃飽,又不至於浪費。
在最近一次接受記者采訪時,李嘉誠是這樣說的:“如果我一個人吃飯,工人一般隻煮一碟青菜、幾條小貓魚。最近去北京的這雙鞋,其中一條飾帶爛了,我就索性剪掉它,變成一隻有飾帶一隻沒飾帶,但是照樣穿。我穿的鞋多數穿到換底。”
他不抽煙、不喝酒,也極少跳舞,舞技自然很一般。在香港西人眼裏,他是個“沒有生活情趣的典型東方人”。若論業餘交往,他們最喜歡與風度翩翩、具有歐亞混血特征的何鴻交往,他是稱雄賭場的賭王,同時又是舞場的舞王——70多歲,仍舞姿優美矯健。
李嘉誠惟一為西人推崇的嗜好,是打高爾夫球。深水灣有一個高爾夫球俱樂部,李嘉誠每天都要去玩幾棍。兩處相隔不遠,李嘉誠駕車去,隻須5分鍾車程。
李嘉誠還是皇家香港高爾夫球會會員,約每周去一次。去那更重要的不是鍛煉,是消遣放鬆,更是會會老友。李嘉誠的不少信息,還有不少生意,都是在球會獲得與促成的。
皇家球會實際上是貴族俱樂部,會員非富即貴。會籍分可轉讓與不可轉讓兩種。可轉讓會籍,1992年才300萬港元一張,到1995年初,已漲到1200萬港元;不可轉讓會籍,一般要等20年才能輪到(實際上是等待證人自然消亡)。俱樂部裏的額外消費,亦非常昂貴——不過,從信息與業務這一角度講,李嘉誠花這個錢值得。正如他自己常說的一樣,“我這個人對生活沒什麼高要求”。
李嘉誠擁有好幾部轎車,名車大眾車皆有。在10多年前,他的座駕多是白領階層那一檔的轎車。使用的是柴油,“超過九成九用300,有時用200”。現在用的多是日產總統型,據他說是為了安全,才改用這種大馬力的車。李嘉誠打趣道:“賊人開2000CC的日本車打劫已經可以爬我頭上了。”
他有一部勞斯萊斯,市值數百萬港元。據統計,香港擁有勞斯萊斯1500餘部,是全世界人均占有勞斯萊斯最密集的地區。依李嘉誠世界華人首富的身份,他坐勞斯萊斯,完全合其身份,且無人議論。
他這部勞斯萊斯已近30年。李嘉誠曾對《經濟日報》記者講,我自己決不會坐,隻有陪客時才勞駕它代步。
在香港商界,潮籍人以俚儉、勤奮、精明而著稱。也有人說潮州人“孤寒”(吝嗇、小器)。1995年12月1日,國際潮團聯誼會在港開幕,儀式完畢後,李嘉誠立即被記者包圍住,有記者提到“潮州人孤寒與否”的問題。
李嘉誠說:“潮州人隻是刻苦,而非孤寒。”他強調:“我絕對不孤寒,尤其對公司、社會貢獻方麵和‘作為中國人應做的事’上,絕不會吝音金錢。”
是的,我們已經看到,李嘉誠曾經做過多少善行義舉,李嘉誠不但不孤寒,而且是世上少有的大慈善家,一個慳己不慳人的大慈善家,然而這位大慈善家自己過的,卻是一種極為儉樸的生活。這一點真令人感慨萬千,欽佩之至!
管理必須自我節製
做為一個老板要求他人容易,節製自己困難。所以判斷一個老板的才德,除了觀察他的管理能力外,還要觀察他對自己的約束能力。
清代中葉,曾國藩自己有兩個兄弟在軍中任職,為了以自己的行動影響他人,曾國藩出征作戰都督促兄弟們勇往直前,論功行賞卻要求兄弟們甘居其後。看來他是深深懂得自我節製才能成功的道理。而自古以來,不能節製自己的統率都難於善始善終。這是因為統率地位高於大家,權力重於別人,所以一旦受到不同尋常的賞識和寵遇時,就應更加感到居此高位要越發恭謹。這一點早在戰國時著名臣子範蠡就做到了。
範蠡在助越王勾踐滅吳之後,“以為大名之下,難以久居,且勾踐為人可與同患,難以處安”,就激流勇退,放棄了上將軍之大名和“分國而有之”的大利,退隱於齊,改名換姓,耕於海畔,手足胼胝,父子共力,後居然“致產十萬”,受齊人之尊。範蠡雖居相安榮,但他太懂得物極必反的道理了,為了自我節製對權欲的渴望,他自認為“久受尊名,不祥”,乃歸相印,盡散其財,“閑行以去,止於陶”,從事耕畜,經營商賈,又致貨累矩萬,直至老殆於陶。這就是曆史上有名的“範蠡三徒”。範蠡之所以辭官退隱,就是考慮到不要讓尊名大利給自己帶來性命之優。事實上他的考慮是有道理的。與他共扶勾踐的文種就因不聽範蠡的規勸接受了越國的尊榮大名,結果死在勾踐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