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小國寡民無為而治(3)(1 / 3)

山西晉陽針織廠貸款684萬元,引進了兩條生產線。設備進廠後發現,不但原先計劃裝兩條生產線的新建廠房隻能裝一條生產線,而且廠房高度不夠,無法安裝設備。這兩條生產線,其中一條癱瘓了4年,另一條一直處於半癱瘓狀態,停停開開,實際生產能力隻有設計能力的1/7。為引進設備而配套的空調、電纜、管道等輔助配套工程全部報廢。工廠因此負債累累,每年僅付息就需幾十萬元。這一惡果是怎樣造成的呢?原來有關決策者在引進這麼一個大的項目時竟十分輕浮草率,不考察,不研究是否可行,便倉促與外商簽訂了合同。

投資、立項、引進、決策之前都必須進行可行性研究,有時候機會來了,好不容易抓住了,因為怕機會失去,此時頭腦最容易浮躁。愈是機會難得,頭腦就愈需要清醒,要三思而後行,這個機會是否真屬於你。你有抓住這個機會的把握嗎?你所預期的目標能實現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就幹脆放棄這個機會。

頭腦發熱,盲目上馬,固然會導致失敗;頭腦發熱,盲目下馬,同樣會導致失敗。

長力公司是日本最早上馬開發電子縫紉機新品種的大公司,20世紀70年代後期已經研製了電子針箱式縫紉機、電腦控製記憶型縫紉機,發展勢頭很好。但是長力公司卻迅速將這種新產品下馬。其他公司,例如蛇目公司見長力公司讓出市場,乘機迅速開發出新穎的電腦縫紉機,一舉走紅,譽滿全日本。長力公司因盲目下馬,再加上其他原因,喪失了新市場,不得不在1984年宣告破產。長力公司在新產品走勢很好的時候盲目下馬,全由於公司老板的浮躁,以主觀想像代替科學論證。由於下馬匆匆,導致巨大的損失。

耐得住寂寞

浮躁的人耐不住寂寞,耐不住必須有的時間等待。凡一件新產品上市,都毫無例外地要經曆一個萌芽期,在一段時期內,甚至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企業投入多,收益少,利潤是負值。浮躁心理盛的老板見一個月不盈利,兩個月不盈利,便急躁起來,懷疑自己的決策,想下馬轉產。沒有萌芽,哪有成長和成熟;沒有少年階段,哪有青年和中年階段。任何一個新產品上市,都需要消費者逐漸認識;任何一個事物,都有從不成熟到成熟的階段,這需要時間,需要等待的耐性。

下馬停產,頻繁轉移陣地的現象時有發生。浮躁的人常以一時勝負為依據,看見別人一時盈利,看到自己一時虧損,就急急忙忙地下自己的馬,上人家的馬。就這麼個上上下下,隻能落個“三年三陣風,到頭一場空”的結局。近年來,養水貂、長毛兔、鵪鶉、蠍子、蚯蚓,都很熱過一陣,也都熱得快、涼得快。浮躁的心態一個勁地追熱,什麼時髦追什麼,什麼賺錢多幹什麼,而讓自己即將成功的事業下馬,到最後,雞也飛了,蛋也打了,白白忙活了好幾年。

浮躁的人容不得半點挫折。順利時飄飄然,橫衝直撞;稍微有點不順,就撂挑子不幹了。有一個糕點廠生產的糕點吃著上口,價格也不貴,但是銷路不好。老板受浮躁心態的影響,停產不幹了。3個月以後,有人告訴他們,銷路不暢的原因不在於糕點本身,而在於包裝過粗過大。粗糙的裝潢使糕點掉價,一公斤一盒的大包裝又與顧客需求不適應。後來,他們改進了包裝,又恢複了生產,結果產品極受歡迎,供不應求。由於他們對挫折的浮躁心態,少得了幾千元的經濟收入。

我國的《永樂大典》,成書於明代,是一部巨著。清代編纂的《四庫全書》更是巨著。《永樂大典》全書計有22877卷,裝訂成11095冊,約3.7億字,先後繕寫正本和副本各一部。《四庫全書》有79309卷,裝訂成36078冊,先後繕寫7部。這兩部煌煌巨著所製,與浮躁格格不入。

“涓流積至滄溟水,拳石崇成春華岑。”

得意不要忘形

人生在世,逢上得意之事,歡慶一番,歡鬧一場,乃人之常情,並不為過。問題的關鍵在於要做到歡而不狂,歡而有度,不可得意忘形,歡樂之時,頭腦依然清醒。

《史記·管晏列傳》裏記載了一則“仆禦之妻”的故事。晏子在齊國為相,一次乘車從街上經過,他的車夫的妻子從門縫中偷偷觀察她的丈夫,發現她丈夫春風滿麵,得意洋洋。車夫回家後,妻子請求離他而去。車夫忙問何故,妻子說:“晏子身長不到六尺,身為齊相,名揚四方,剛才我看他外出,深思熟慮,一副謙讓恭謹的樣子。你雖身高八尺,卻隻是給人家當車夫,然而你的神態卻顯得很自滿,因此我請求離開你。”車夫聽了妻子的話,不再自滿。晏子發現了車夫的變化後,就問他緣故,他如實回答了,晏子就推薦他當了大夫。晏子的車夫一度曾誇大了自己所得到的東西—泙為人仆禦的地位,可坐在他車上的晏子卻沒有誇大自己所得到的東西泙—齊國相國的地位。車夫浮躁,晏子清醒,兩者相比,高下之分自見。

有的老板事業一發達就忘乎所以,好像世界上沒有自己辦不成的事情。困難,不再認真對待;競爭對手,根本不在眼下;說話,毫無顧忌,信口開河;仗,無準備也敢打;自己,一言一行暴露在所有競爭對手的視野中。因此,跌跤則是必然,隻不過是早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