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清明祭祖(1 / 2)

五村鄉是桂西老區的一個貧困鄉村,改革開放三十多年,改革的春風沒有能吹進這裏的大山,山還是那個山,路還是那個路。五村鄉之所以叫五村鄉,是因為這裏是由五個姓氏的族群村落組成的一個鄉鎮,全鎮人口進七萬多人,每到市集趕圩的時候,鎮上人來人往,那叫一個熱鬧。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人們在清明節祭祖掃墓、悼念逝者、緬懷先人、寄托哀思。

清明節祭祖民俗相沿數千年,是具有深刻意義的一個古老節日。據史書記載,秦漢時期,墓祭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禮俗活動,記載,嚴氏即使離京千裏也要在清明“還歸東海掃墓”。隨著祖先崇拜和親族意識的越來越強固,遠古時代沒有納入規範的墓祭,也歸入了“五禮”中,之後朝廷的推崇也使墓祭活動更為盛行。

為什麼要在清明祭祖呢?這是因為冬去春來,草木萌生,人們到先人的墳墓,會親自察看墳墓是否因雨季來臨而塌陷,或被狐兔穿穴打洞。在祭掃時,給墳墓鏟除雜草,添加新土,供上祭品燒豬,燃香奠酒,焚燒紙錢及舉行簡單的祭祀儀式以表示對祖先的懷念。

“豬頭買了,酒買了,肉買了,煙買了,紙錢買了,還缺什麼呢?唉!要不打個電話問問?算了,省的挨罵”集市裏一個身穿深藍夾克衫,淺藍牛仔褲,一雙李寧運動鞋,一頭短發緊貼頭皮,如果仔細看的話,可以發現有不少的白發摻在其中,一張有著桂西人特色的臉龐,雙眼大而有神,嘴唇上下淡淡的青須,看上去很精神的樣子。此刻正蹲在市集街邊的人行道上,左手刁著煙,右手拿著手機在喃喃自語.

“早知道那麼麻煩就讓大哥來就好了!唉!!!誰叫你三十大幾了還是個無業宅男呢!這種事不是你上難道還讓大哥上啊!”正在自艾自怨的時候,電話響起了一串公雞打鳴的鈴聲!“喂!誰啊?”“哦!是大伯啊,我已經到了,現在正在鎮上買東西呢,威哥什麼時候到阿?我這買了好多東西呢”“那行,快點阿,我在看看還有什麼漏買的,我在三妹招待所門口等你們啊,恩,再見!”

“搞掂!一會大堂哥來了,就讓他去采購,可以輕鬆一陣了”說著站了起來,隨手把手上的煙丟進垃圾統“路沒修幾條,都學首府搞綠化了,清潔桂西的活動在這裏搞得是不錯啊。去哪兒呢?等人來也至少要四十多分鍾吧,恩,把東西先放進招待所讓裏麵的服務員先保管,到外麵逛逛”兩手提著一大堆東西拖著沉重的步伐走進招待所,好說歹說終於花了三十元才搞定“不容易啊!當年做業務員學的一身本領沒有隨著作長時間宅男而荒廢多少阿,可是三十塊真的很貴啊”

走出招待所,左望右看不知道往哪個方向,於是從褲袋拿出一個硬幣向上一??雙手一接“右街阿,好像剛才路過的沒什麼可看的阿?既然沒有什麼吸引我的,那就往左吧,嘿嘿”雙眼堅定的向左手邊的人流望去,會有什麼**呢,真的很期待啊。

人擠著人,肩差著肩,一路看這看那,可惜就沒有什麼機會慢慢欣賞路邊攤販的東西,剛發現一些有趣的東西就被人流給擠走了,趕集的日子人真是多阿!突然眼前一空,不知道被哪個大叔碰了一下,被擠到了一個小店的門前,沒有店名,像小賣部。也沒回頭看一眼,便抬起腳走進了小店。店裏光線不是很好,一盞懷疑二十五瓦的小燈散發昏暗的燈光,使得店裏披上一層柔弱的黃光,這樣的店有什麼生意阿?店裏一個老阿婆正拿著塊破布檫著冰櫃,店的玻櫃上擺滿各種香煙,原來這是間煙草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