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裝具有極強的表現功能,人們可以通過著裝來判斷一個人的身份、地位、涵養、情趣等,也可以通過著裝來增進個人的儀表、氣質。人們通過著裝,來追求一種內在美和外在美的統一,讓和諧、得體的穿著來展示自己的才華和美學修養,以獲得更高的社交地位。著裝對於塑造領導者形象起著非常直觀的作用。對於領導者,不可不懂下述著裝禮儀。
一、基本原則
1遵守常規
有關著裝的約定俗成的規矩,領導者一定要自覺遵守,要做到循規蹈矩,不盲目追求新潮。這裏說的常規如“三色原則”,即全身上下的衣著應當保持在三種色彩之內,不可紛亂;如“三一律”,即男性領導者在正式場合應當使自己的公文包與鞋子、腰帶的色彩相同或相近;再如“TPO”原則,即讓著裝與時間、地點及目的相符合,並能夠保持協調一致。
資料包
著裝的“TPO”原則
T即“Time”,指時間,泛指早晚、季節、時代等;P即“Place”,代表地方、場所、位置、職位;O即“Object”,代表目的、目標、對象等。比如女性領導者在公務場合穿著新潮甚至奇異的服裝就很不得體,違反了“TPO”原則。
2符合身份
領導者的服飾除了遵守常規,還要注意性別、年齡、職業、民族等製約因素,要讓自己的服飾既符合常規,又能展示個人的最佳形象,符合自己的角色定位。比如性別因素,如今的服裝市場上出現了不分男女,甚至男裝女穿、女裝男穿的時髦潮流,但這絕對不適合領導者。
經驗速遞
不同年齡段的領導者選擇著裝,一般的標準尺度是年長者應當素潔,中年者應當穩重,年輕者適當活潑。
3區分場合
場合不同,領導者的穿著也是應當有所區別的。如在上班等公務場合,領導者的著裝應該重點突出莊重保守的特點,既端莊大方,又嚴守傳統,最為標準的著裝就是深色的西裝、套褲或製服,一般來說不宜穿夾克衫、牛仔褲等便裝。如社交場合則可以穿時裝,穿禮服,穿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裝。如工作之餘的休閑場合,則可突出舒適自然的風格。
禮儀趣話
“自己的一頂帽子都戴不端正,還能平天下嗎?”
元朝時,有一個名叫胡石塘的文人進京趕考。此人滿腹經綸、才超群儒,但有一個最大的缺點就是不修邊幅,經常衣冠不整,別人提醒他,他也滿不在乎。在元世祖忽必烈召見他時,他所戴的帽子還像平常一樣歪斜著。元世祖就問他都學了些什麼,胡生答道:“修身、治國、平天下之學。”元世祖笑著說:“自己的一頂帽子都戴不端正,還能平天下嗎?”胡生汗顏。從此,胡生回家教書,第一課即教學生注重儀容儀表:“衣貴潔,不貴華,冠必正,紐必結,襪必履,俱緊切。”領導者禮儀故事彙
一位銀行老總的“再生”
中國某投資銀行的老總在談到服裝的重要性時說:“當我要裁人時,我就先從穿著最差的人開始。”這位老總是以自己的親身體驗認識到服裝對事業的影響。20世紀90年代初,他曾在意大利作為中資的負責人,與意大利金融界人士交往,但每次都感到別人對自己投來奇異眼光。直到有一位直率、熱誠的意大利朋友告訴他:“你的服裝、領帶、皮鞋、手表都不告訴我們你屬於金融界。”他感到羞愧萬分,這並不僅僅是因為自己的無知,而是他深深地感到自己沒能最完美地展現自己所代表的國家和銀行的形象。民族自尊心受到了強烈刺激的他,開始了一場徹底改頭換麵的“再生”。他請意大利的各方朋友幫他提高對時尚及服裝的認識,最後請意大利的形象顧問為他全麵設計,從此他再也不為自己的穿戴而焦慮。這位老總在香港任職期間,設立了嚴格的著裝條例。他甚至要求職員隻有在自己的桌前才能夠脫掉西服上裝,一旦離開自己的桌子,必須穿著西服的上裝,以展示銀行莊重、穩固、傳統、可信的形象。
二、男裝禮儀
1西裝的穿著禮儀
西裝是最為流行的一種國際性服裝,實用性強,適應性強,是男性領導者在正式場合的首選服裝。西裝禮儀一個是西裝的選擇,一個是西裝的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