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離別(1 / 2)

經過近十年的不斷討伐,殷商終於一舉蕩平了東夷勢力,商朝的勢力也由此深入到江淮地區。此役,商朝獲得了大片國土和人口,全國上下一派中興氣象,此時的紂王躊躇滿誌,多年的經營終使國家走上了強盛之路。

帝辛19年春,紂王下令凱旋班師,並開始在沫都旁修建朝歌城。

帝辛19年的夏天極為炎熱,臨津城南門外的大道上行人稀少,守城的兵士百無聊賴地坐在城門旁,不住地用手中的盔帽在臉前扇來扇去,想盡可能的獲得一絲涼風。天空中烏雲漸漸聚攏了過來,不時傳來隆隆的雷聲,但這卻絲毫沒有帶來一絲涼意,空氣中透著悶熱,仿佛暴風雨就要來臨。這裏是商朝北部一個重要的城市,亦是箕侯國的首府。

忽然,遠處傳來了清脆的馬蹄聲,不一會兒,一架由兩匹馬拉的車子急促地停在了南門口。守城的兵士似乎被這突然到來的馬車驚了一下,嗖地站直了身子,趕緊把帽子戴好,正了正說道:“檢查”。隻見馬車上的人欠了欠身子道:“我是沫都來的,有急事要麵見君侯”。說著就從腰間解下了路牌,交給兵士。兵士將路牌翻過來看了看,隻見那精致的木牌上寫著兩個大字-商府。兵士趕忙將路牌雙手遞了回去,回過頭大聲喊了一嗓子:“放行”。車夫掄起鞭子,在空中劃出一道弧線,隻聽啪的一聲,車夫大喊一聲:“駕”。馬車便撒歡地跑了起來,直奔城中的箕侯府而去。

箕侯府坐落在臨津城的正中央,是城中最恢宏的建築,侯府的正門名曰正隆門,穿過正隆門便是侯府中的金鑾寶殿-思政殿,思政殿坐落在有十級台階的高台之上,整個大殿為泥瓦砌築的單層廡殿頂建築,整個建築既簡樸又不失威嚴。

箕侯國此時的國君是商王朝中有名的箕子,名胥餘,此人酷愛讀書,在即位之初就在城北的箕山上修建了藏書樓,名曰“聞濤閣”,作為讀書與藏書之用。

此時的箕子剛剛用過午餐,正坐在思政殿的書案後閱讀公文。忽有一侍從走上殿來,清了清嗓子道:“啟稟君侯,國相府信使殿外求見”。箕子將剛從書案上取下的書簡放了回去,說道:“有請”。侍從轉身退出後時間不長,國相商容的信使便走上殿來,“參見君侯”,信使道。“不必多禮。國相的身體還好嗎?”箕子問道。“還好,隻是近幾年大王常年在外征戰,朝中的事情很多都壓在國相身上,最近確實憔悴了”。說著,信使將商容的書信遞給了箕子。箕子低頭看著書信問道:“國相還有什麼話帶給我嗎?”“臨走時,國相再三叮囑,十五日後,大王將班師回朝,屆時要宴請群臣,因此請君侯盡快動身,一來迎接大王回京,二來入朝當值”,信使答。“是啊,我也多年未入朝當值了,想起來與商國相也很久沒見了。哦,大王不是年初就下達了班師的詔令嗎?現在都已入夏了,怎麼才回京啊。”箕子自言自語道。“大王確是年初下的詔令,但在途中多次圍獵,耽擱了些時間。”信使答。正在看書信的箕子聽到後,忽然把頭抬起來看著信使,卻始終沒說話,過了幾秒鍾,箕子說:“這樣,你先下去休息,我給國相回一封信,由你帶回,也請轉告國相,我三日內便起身赴沫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