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從店商到電商(1)(1 / 3)

1998年—2001年,劉強東創業3年,賺了1200萬淨利潤,壟斷了中關村刻錄機市場80%的市場份額。2001年,京東由代理商轉型為零售商;2003年,“非典”迫使劉強東通過網絡銷售產品;2004年,京東多媒體網站上線,劉強東兩條腿走路;2005年,京東徹底轉型為電商企業。

1.互聯網大潮麵前,誰能不心動

IT硬件領域有一個著名的“摩爾定律”:當價格不變時,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晶體管數目,約每隔18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換言之,每1美元所能買到的電腦性能,將每隔18個月翻兩倍以上。這一定律揭示了信息技術進步的速度。

“摩爾定律”是1965年由美國人戈登·摩爾(GordonMoore)提出。戈登·摩爾後來創立了英特爾(Intel)公司,並依據他所發現的“摩爾定律”不斷研發推出新品,進而促使整個電子行業都按照這一定律的節奏提高性能、降低價格。隨著芯片性能的不斷提升,IT硬件技術隨之快速更新、升級,更高性能的新產品不斷推向市場,老產品不斷被淘汰,而且產品淘汰的周期越來越短。

中關村IT硬件價格隨著產品淘汰周期而劇烈波動,商家如果不能對價格做出有效反映,快速出貨,很可能就會被淘汰出局。1998年之前,中關村商家賣一台電腦可以賺500~600元,如果碰到個不懂行的,可以賺1000元,但之後,賺錢就沒這麼容易了。劉強東賣的光磁產品價格波動也很劇烈,很多硬件廠家都殺入這個市場,價格戰是商家們爭奪市場的唯一手段。

當時,很多到中關村買刻錄機的人,都是一些影樓老板之類的小商家。針對這些客戶,劉強東做了一套傻瓜式多媒體係統,有十多張光盤,包含三十多萬張圖片、幾十種模板,客戶把刻錄機買回家後,隻要用鼠標點幾下,就能做出一套不重樣的婚禮VCD。

不過,劉強東發現,這些買刻錄機的客戶對電腦幾乎一竅不通,自己做出來的係統,他們也不會用。劉強東決定為這些客戶進行電腦技術培訓,到他店裏買刻錄機的客戶,他都要培訓15天,才讓人走。麵對這些電腦盲,耐心、細致的服務是關鍵,劉強東在這方麵做得很到位。比如,有一個山西大同的客戶,劉強東教了他3天時間,這位客戶移動鼠標時終於不再拿起鼠標了。

劉強東還講過一則笑話:一對哈爾濱下崗夫妻來他店裏買刻錄機,一天在培訓完之後,劉強東出去了一趟,回來後他就發現這對夫婦正在研究刻錄機可以拿來放茶杯。一個刻錄機當時要兩千多元,劉強東很是無奈。

耐心地培訓好客戶後,劉強東還會在客戶購買的每一台刻錄機上貼上“京東多媒體”的小標簽,他會在紙片上寫明:我從不賣假貨,到任何時候,拿到這裏都可以找到我。

從劉強東這裏買了刻錄機的顧客,幾乎都成為當地唯一會做電腦效果圖的人,良好的口碑讓這些客戶的同行們紛紛開始打聽這種能夠編輯字幕、做各種特效的刻錄機和軟件的購買渠道。半年後,客戶在京東門外排起了長隊,劉強東的生意越來越好,雖然價格逐步提高,但刻錄機卻越賣越火。此後,京東開始代理雅馬哈、理光、NEC的產品,並獲得全國獨家代理權。

劉強東的生意越做越好,不過他仍然是中關村裏眾多IT從業者中不起眼的一個。1998年,中國互聯網業風起雲湧,門戶網站概念興起,網民人數突破100萬。當年2月,張朝陽推出搜狐網;6月,丁磊將網易轉型為門戶網站;10月,周鴻禕成立3721,推出中文網絡實名網址;11月,馬化騰和張誌東成立騰訊公司;12月,王誌東的新浪網上線……這一年,互聯網精英們在中關村的各個寫字樓裏,燒著投資人的錢,大辦各類網站,並享受著媒體的關注和大眾的膜拜。

在第一波互聯網浪潮中,劉強東沒有心動,對互聯網的發展也很漠然。在代理銷售光磁產品的道路上,他當時準備一條道走到黑,成為行業老大。

1999年,京東多媒體經過一年多的發展,規模壯大了,原來的辦公場所已經容納不下劉強東了,他把北大資源西樓2422房間租了下來,房間麵積有18平方米,公司很快搬了過去。劉強東的櫃台數量也在快速增加。不久之後,劉強東又把隔壁的2426、2424租下來。2000年,劉強東買下了北大資源西樓的12層。

1999年,劉強東的生意做得如火如荼,與此同時,互聯網業興起了一種新的網站形式——電子商務企業。當年3月,馬雲率領“十八羅漢”以50萬元起步,在杭州家中創建了中國第一家B2B網站——阿裏巴巴網站(www.alibaba.com);5月,王峻濤成立8848網站;8月包括IDG、Yahoo創始人之一的楊致遠、台灣趨勢科技公司創始人張明正、華爾街金融投資家薛蠻子(亞信和UT斯達康創始投資人)等從北京聯邦軟件手中購買45%股份;8月,邵亦波及譚海音在上海成立C2C網站——易趣網(www.eachnet.com)(2002年,易趣與eBay結盟,更名為eBay易趣,並迅速發展成國內最大的在線交易社區);10月,高盛集團投資阿裏巴巴500萬美元;11月,李國慶和俞渝成立的中國科文公司和美國IDG、盧森堡劍橋、日本軟銀等聯合投資成立B2C網站——當當網(www.dangdang.com)。2000年,雷軍和陳年創立B2C網站——卓越網(www.joyo.com)(2004年8月19日美國亞馬遜公司宣布收購卓越網,2007年卓越網更名為卓越亞馬遜,2010年卓越亞馬遜更名為亞馬遜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