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資本的力量(1)(1 / 3)

京東商城以“正品、低價”為旗幟,公司規模獲得了爆炸式增長,得到風險投資家的青睞,今日資本注資京東1000萬美元。在資本的推動下,京東商城的銷售額由2006年的8000萬元躥升至2007年的3.6億元,年增長350%。

1.不動別人的奶酪,自己沒飯吃

2005年,劉強東的事業遭受到的最大挑戰來自品牌商和經銷商的壓力。京東遇到無數次品牌廠商或代理商的抗議、打壓和封殺。品牌廠商視京東為“搗亂者”甚至“怪胎”,擔心京東的低價衝擊它們既有的渠道價格體係。而對傳統渠道商而言,京東的出現已然威脅到了自己的生存。

2005年7月,一個月之內,十幾個品牌商向全國代理商發出正式函件,明確指出所有代理商不允許給京東商城供貨,如果誰供貨,第一次扣除返點,第二次予以警告,第三次將取消其代理權。

沒有辦法,劉強東和團隊花了半年時間跟每個品牌商一一進行溝通。他們還帶品牌商參觀了京東的數據中心、物流中心,看京東客戶消費群體分布信息。讓品牌商知道京東商城是希望給消費者和整個行業帶來價值的公司,而並不是想去擾亂品牌商價格體係的公司。

京東給品牌商出示了具體的數據,比如某款品牌的筆記本,究竟是哪個年齡段的人喜歡?什麼類型的人喜歡?男性還是女性?公司職員還是政府機關人員?這些數據能夠很好地幫助品牌商分析市場。盡管各級經銷商也會有數據統計,但層層向上遞交後,難免會有信息遺漏或失實的情況。而京東提供的是第一手的數據。

劉強東當時與品牌商並沒有直接合作,因為在京東的知名度、銷量都沒有達到一定水平前,貿然直接找品牌商,肯定會吃閉門羹。但他依然堅持耐心地說服品牌商,他要為未來留一條路。即便京東和其他代理商從品牌商那裏拿到的進貨價格一樣,但和品牌商合作之後,他們給京東的返點和市場資源支持力度會更大,這是京東急需獲得的資源。

後來,京東商城上線家電產品,遭到品牌商封殺,劉強東也是采取積極溝通的方式化解了危機。他在各種公開場合對品牌商喊話:“京東商城堅持和廠商和諧發展的原則。”“絕不壓榨廠商,我們既要保證廠家的利潤、又要保證縮短結款的賬期。”“家電廠商的淨利潤在1%以下,你認為還能壓得出油水嗎?”“現在我們的銷售量仍然無法和傳統家電賣場相提並論,我們沒有資格壓榨家電廠商。而且,我們保證,即使我們壯大到有資格了,也永遠不會動用銷售額剝奪廠商的話語權。”“也就是說,我們不會采取強製廠商降價的手段。這是因為一家公司能不能獲得成功,最重要的是看這家公司能不能給產業鏈帶來價值。而零售商的價值就在於為廠商體現價值。”“廠商和京東合作,可以比國美和蘇寧多賺3%。”

在品牌商眼裏,京東商城還是小蝦米,劉強東的喊話並沒有多少人聽。不過,他有辦法讓品牌商聽他的話。

京東初期雖然沒有直接同家電品牌商談合作,但是它巧妙地利用了品牌商和代理商之間的破綻,以此獲得充足的貨源。在IT賣場經營時期,京東積累了各種品牌不同層級的家電代理商資源,代理商要追求出貨量,所以樂於和京東合作。換句話說,代理商並不是鐵板一塊,在品牌商的返點政策刺激下,代理商往往不顧品牌商的反對偷偷給京東供貨,因為代理商通過京東賣掉的產品越多,就可以從品牌商那裏獲得更多的返點。京東貨源不愁,依然可以在網站上低價賣品牌商的貨。

市場上各種利益摻雜,品牌商無法封殺京東商城的貨源。劉強東為了讓品牌商低下高傲的頭顱,用低價甩賣產品,徹底攪亂品牌商的價格體係。剛開始品牌商不願意理會,覺得被威脅了,但半年之後發現堵不住貨源,價格還更低,隻能合作。惠普官方認證京東商城為“網絡辦公耗材合作經銷商”,英特爾宣布京東商城成為酷睿i7處理器的互聯網銷售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