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計定(1 / 2)

“呼……竟然是這麼一個情況。來人啊!讓所有人速速前來議事。”

在感受完腦海中多出的信息,明白自己現在的大致境況之後,方恪當即吩咐說道。

“是。”

一身官服,立於正廳的方恪身份自然大是不同,親自下令過後,不過片刻,就有四位幕僚匆匆趕來,見到方恪之後齊齊躬身下拜。

“拜見大人。”

“免了,我找你們來是想問問現下的錢糧、軍務、政事的具體情況如何,可否能保證本官治下百姓安居樂業?”

方恪得到的隻是一些基本信息,包括自身為西北一城太守,中原朝廷已到末年等等,這些信息可以讓方恪在最短時間之內了解整個世界的形勢,但自己麾下具體擁有多少實力還需要親信幕僚做解答。

“啟稟大人,自前年天下大旱以來,糧食一直欠收,加之我們恪城地處西北,耕地難及中原肥沃,到得如今城裏已經無有多餘糧食,若按大人的吩咐繼續平價供應全城百姓,即便是有售限,也難以撐過一月。”

聽到方恪的詢問,一個幕僚當即站出來回答說道,話語間似乎還隱隱有勸說的意思。

“是啊,如今恪城不僅糧食不濟,如今府庫內的銀錢也同樣不足。按著大人的吩咐,過往的銀錢都已用來高價購買糧草,如今剩餘銀錢已經連發響都有些不足,已然無法繼續向外高價購糧。”

這是另外一個幕僚又隨之給出了一個壞消息,而僅僅隻這兩個消息已經足以讓方恪確定自己這身份的背景:一個愛民如子的好官。

“大人之前也多次上書請求撥款賑災,可朝廷始終不見動靜,所有奏書全都石沉大海。如今想來,即便現在大人再次向朝廷求援,恐怕也會同樣無濟於事。求人不如求己,或許我們應該另做考慮……”

“大人,不是我們不盡力,實在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城內其他事務倒也罷了。可之前製定了諸多修築水渠、河道以望來年不再遭災的規劃,現在卻不得不暫時全部停工。如此固然省下了一大花費,但即便百姓能支撐到秋收時候,恐怕收成也仍舊難以如意……”

還沒有等方恪消化‘沒錢沒糧’的壞消息,第三位幕僚又是給了方恪當頭一棒,這算是連‘後路’也直接給斷了?

雖然按著方恪的想法,也沒有準備做一個一心為民的官吏,但也不至於將所有途徑都為之斬斷吧?

“大人,軍務上倒暫時沒那麼多事。更何況大人一向善待百姓,為百姓謀福祉,因此所有軍士都願聽從大人調遣,而且因為近年收成不好的緣故,許多青年勞力也願意加入軍中,受軍紀約束。但若當真出現糧餉不濟,乃至長久拖欠糧餉的情況,恐怕軍中也依然會有嘩變。”

總算,最後一位幕僚並沒有繼續給出什麼壞消息,讓方恪心頭鬆了一口氣。

其實,現在的結果已經十分明顯了。

“以戰養戰,通過戰爭消耗掉一部分多餘人口,同時在最短時間之內奪取到足夠讓城內所有百姓活到秋收的物資。”

微微沉默之中,方恪已經有了計較,畢竟沒有什麼可選擇的,畢竟常規操作見效太慢,遠不及武力手段來得直截了當。

“雖然這樣的做法的確十分殘酷,到時死傷必定極重。但有些時候殘酷才是仁慈,不下此決心隻能是讓這滿城老小最終崩潰。這也算成為一個真正的武將必經之路。為將者,最忌當斷不斷!”

“取地圖來!給我將各個山匪、賊盜所在全都標出來,然後立即將所有軍士全都集合起來。我要先帶兵平了他們!這個時候,我絕對容不得還有這等趁火打劫之徒的存在!”

心中計議一定,方恪當即下令,幾個幕僚聽到這命令還想勸說幾句,但才想開口就被方恪冷冽的目光將話語壓了下去,不敢多說一個字。

一應準備事宜自然有著各個幕僚處理,在確定大方向沒有問題之後,方恪將目光落到了送來的地圖之上。

正如同方恪所想,在這種王朝末年,乃至大災禍年代,遭災的可不會僅僅隻是一兩座城池,而是整個天下,由此催生出來的各路山匪、賊盜可不會少。

隻不過……

若認為能通過斬殺山匪等賊人獲取到錢糧積蓄,就未免有些異想天開了。

作惡多端的賊人可不知道什麼是節省,即便搶掠到再多的糧草,也會迅速消耗。

至於銀錢?

賊人若想以銀錢購置自己所需,往往要出數倍的價格,如此豈會有太多剩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