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蘢山那種險地,也是他這種公子去得的?”
“據說蘢山可是有赤螭青虯呢!”
“這倒不知道,不過那蜚廉遊梟可多的是,不是材官飛騎裏麵的武功高強之人或者那些大武士們,誰敢上那裏消遣?咱們公子就算是不錯,好歹算是撿回來一條性命。”
“對啊,對啊,不過還白白折了一個武士的性命。”
。。。。。。。
兩個女人嘰嘰喳喳,你一言我一語,說的不亦樂乎。
李偈在旁邊靜靜地聽著,心裏挺不是滋味。其實剛才他就發現自己的聽覺恢複了,雖然還睜不開開眼睛,卻能聽到外人說話了。並且,這種可喜的變化,還帶來了副產品——不屬於自己的記憶。
這個記憶很是駁雜,有很多混亂甚至缺失的地方。李偈用了好長一段時間,才勉強理順了這個異體記憶。
簡單來說,這個記憶的主人也叫做李偈,小名叫做聖頌。而這個李偈大抵就是那兩個丫鬟口中所說的公子吧。貌似這個公子李偈是什麼虞唐王國的國王庶出,也就是所謂的“公子”。
憑這個李偈就可以判斷出,這絕對不是李偈所處的世界。李偈大學修習的是世界曆史專業,他根本沒有聽說過什麼虞唐王國,不可能是唐朝,並且根據這位公子的記憶,李偈發現這個國家的典章製度都是似是而非,跟自己熟悉的曆史很像,但絕對跟任何一個朝代都對不上。
難道自己到了異世界?李偈心裏暗暗嘀咕,可能那個瘋和尚還靠點譜吧。想到這裏,李偈還頗有點後悔,早知道就先問問那個瘋和尚了,現在自己兩眼一抹黑,什麼都不知道,還成了這個樣子,形式頗為不利。
這位李偈公子雖然不是嫡出,無法繼承王位,可是畢竟是公子,從小也是鍾鳴鼎食,金雀黃龍,大富大貴。這李偈公子貌似並沒有什麼遠大的誌向,隻是醉生夢死,飛鷹走狗,鮮衣怒馬,得過且過。李偈心裏暗歎,其實沒有誌向的宗室才是好宗室,這李偈公子的做法才是正經的自保之道。
不出所料,李偈的那位兄長,也就是當今“虞唐王國”的國王對這個“守規矩”也是非常喜愛,常常賜錢賜物,屢有優容。
可是不知道怎麼回事,到了一定年紀以後,這位公子的性情竟然大變。因為記憶殘破,具體原因不得而知。這位公子突然之間變得“有為”了,可能真如那些小丫鬟所說的吧,他真受了那些“閑書”的影響。李偈也窺探到了這些“閑書”的內容,大抵都是什麼窮秀才屢試不第,山中遇仙受點化,然後一舉高中狀元;或者某些王國開國之君幼年逢異人,然後霸氣側漏,披荊斬棘,自立為王的故事。又或是什麼甕牖繩樞之子,得到仙家傳授,然後勤心修道,最後打遍天下無敵手之類的。反正這麼說吧,可以說都是某些窮酸文人yy的結果,很是鄙陋。
李偈看了這些東西,不禁內心冷笑,哼,自己看的yy小說多了,哪個不比這些過癮。一看就是編的,可是他心裏也納悶,這公子應該也是吃過見過的主,從小看見的可都是天家威儀,怎麼還會信這些東西,並且信以為真,考科舉,練武功,本來金枝玉葉,就受不了苦,這不是胡鬧嗎?
看看他手下的人對他的態度,不僅不能說不尊敬,甚至都有些看不起了,一個主子竟然混到這種份上,也真是可以了。具李偈所知,貌似也就賈寶玉的下人對主人有這個態度。可是這貨,懵懂呆蠢,怎麼跟賈寶玉比?萬幸,這府裏還有一個文先生。說是先生,可其實卻是一名女官。這個國家每個公子到了一定年紀,皇家都會配給一些女官給諸公子,來教導公子,並且兼帶著作為府上的管家。通過記憶,李偈了解到,這些公子的女官師傅可不是一般的大家閨秀。她們可都是文武雙全的女中豪傑,就拿李偈的這位鄧先生來說,乃是出自王國有名的將軍世家鄧家。這鄧先生從小可就是被父輩按照男孩來培養的。兵法戰策,行軍布陣,竟是不輸於家裏的男兒。這先生亦通文墨,母親乃是出自本朝翰林之家,從小詩詞歌賦,文章典論,樣樣精通。本身相貌又是姣好,可以這樣說,如果鄧先生不是當了公子的教習女官,肯定提親的人早就踢破鄧家的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