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鼬科之狼(1 / 2)

一聲狗叫聲,兩隻黃喉貂舍棄幾乎已經到手的獼猴,拱者細長身體,跑向狗叫方向。

大難不死的獼猴大概一下沒反應過來,還懵著,緩了一會才朝先前猴群逃竄方向跑去,與紀安交錯而過。

紀安想了想,朝黃喉貂方向追去,等下回來再去把猴子數一遍。

動物的社交關係及其複雜,尤其族群對外來者的態度非常模糊。

通常來講,食草動物習慣群居,旱季時,塞倫蓋蒂草原上數以萬計的水牛、羚羊彙聚成群,互相之間大概率不認識,但依舊能在一個水潭子邊友好飲水。

可並不絕對,水潭邊時不時能看到兩隻角馬在互相決鬥,腦殼都撞裂了,仍然不死不休。

而對食肉動物來說,社會等級森嚴的狼群有可能接受流浪獨狼進入族群,與此同時,霸道專橫的雄獅也有可能願意與草原上遇到的陌生兄弟分享老婆。

紀安昨天就碰到過一隻邀請他同行,一起蹭樹的雄性成年野豬。

所以紀安假扮動物時,能否立刻被族群接受,一看該種動物的脾氣、食性、生活習慣;剩下的就純看臉了。

看得慣就接受,看不慣就打一架,跟兩腳獸麵對陌生人時差不多。

當然,要是肯花時間,賤猴王有把握臥底混入任何族群。

樹林裏

“咩~~~~~~~”一陣羊叫傳來,紀安從林中探頭望去,算上先前跑來的兩隻,一共6隻黃喉貂在圍堵一隻70來斤重的“灰羊”。

雙方體格差異巨大,單體落差要有十幾倍,但是明明一腳就可以踩死,麵對繞道堵在麵前的黃喉貂,“灰羊”卻隻是原地打轉,急得咩咩直叫。

“咩~~~~~”不遠處的山坡山,一群“灰羊”在回應,但也僅僅是回應,沒有一隻肯上前。

直播間裏,不少圈養兩腳獸傾向於偏幫“弱小”,盡管體型上似乎完全相反……

好多觀眾幹著急

“這羊慫什麼,這麼點小東西,上去一腳就踩死了。”

“為什麼不跑?”

“這羊看著好奇怪。”

“山坡上那群怎麼不來幫忙?哪怕隻來一隻也足夠了啊。”

黃字彈幕:“這是華國常見的斑羚,體型和家養山羊差不多,有句成語叫斑羚飛渡,說的就是它們。”喵喵尒説

隨後,被圍的斑羚咩咩叫,山坡上一大群無動於衷。

而黃喉貂中,一隻直起身:“汪!”

不一會,樹林裏又陸陸續續跑來好幾隻黃喉貂,加入圍堵。

“我去,這玩意會狗叫?”

“學得還真像。”

“難怪土話裏喊它們蜜狗子,叫聲像狗,又喜歡偷吃蜂蜜。”

發現趕來的族群成員已經足夠,黃喉貂們開始發動攻擊,最開始學狗叫那隻一下咬上斑羚的後臀,尖銳爪子牢牢扒抱,細長身體懸空。

緊接著,其餘十來隻黃喉貂陸陸續續跳上羊身,前腿、肚子、背部、後頸、脖子,但凡有下口的地方,都掛了一隻凶悍的黃喉貂。

“唉,食草動物跟食肉動物的差距也太大了。”

“太蠢了,光知道咩咩叫,咩個頭,一起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