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瓦羅斯基家族為了保住自己的公司,隻好委曲求全,全部接受了羅恩斯坦的條件。羅恩斯坦又馬上前往法軍司令部,鄭重提出申請:“我是美國人羅恩斯坦,從即日起斯瓦羅斯基公司已成我的公司,該公司的財產也就成了我的財產,所以我拒絕法軍的沒收。”法國司令官一聽該公司已成了美國人的公司,而美國人總是惹不起的,頓時啞口無言,隻好放棄了沒收該公司的打算。
這樣,由於算準了時機,羅恩斯坦未花一分錢,不費吹灰之力就成立了該公司的銷售代理公司,輕鬆自如地賺取了銷售額10%的利潤。
當然,投機並不等於蠻幹一氣。一個高明的投機者,懂得區分良莠,深諳取舍之理。猶太金融家韋爾就是一個目光敏銳、判斷力極其準確的金融投機家。
在20世紀70年代,股票行情一直不穩定,股票價格也飄忽不定,較小的經紀所往往朝不保夕,紛紛倒閉。韋爾乘機吞並了大批較小的商號,而且接管了一部分經濟不景氣的大商號。例如,洛布·羅茲公司也是一家投資商號,在華爾街的經濟實力與韋爾經營的希爾森公司不相上下,然而它的機構不夠靈活,管理方法有些落後。韋爾看到這一點之後,立即提出與洛布·羅茲公司合並。在合並談判過程中,韋爾先躲在幕後操縱,然後在關鍵時刻親自出馬,充分發揮自己的才智,最後取得合並成功。韋爾就這樣既擺脫了困境,又賺了大錢,從而在華爾街鞏固了地位。然而,韋爾並不是輕易投機的,相反,他對這類問題極其慎重。他常說:“涉及合並的談判,人人都會緊張,因為處處都有陷阱。”
投機無罪,於投機中取巧更是棋高一著。
10.11 風險等於陷阱
《塔木德》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有個農夫,莊稼種得好,生活過得很愜意。村子裏的人都誇他聰明,並有人斷言隻要他做生意,肯定能發大財。
農夫的心就開始癢癢了,便和妻子商量要做生意。妻子是個明白人,知道他不是做生意的料,就勸他打消這個念頭。
但農夫主意已定,妻子怎麼說都不行。見勸說無用,妻子就說,做生意總得有本錢吧,你明天就把家中的一隻山羊和一頭毛驢牽進城去賣了吧。妻子說完就回娘家了,找來3個人,對他們如此這般地叮囑了一番。
第二天,農夫興衝衝地上路了。他妻子找來幫忙的人偷偷地跟在他身後。
農夫貪睡,第一個人乘農夫騎在驢背上打盹之際,把山羊脖子上的鈴鐺解下來係在驢尾巴上,把山羊牽走了。
不久,農夫一回頭,發現山羊不見了,忙著尋找。這時,第二個人走過來,熱心地問他找什麼。
農夫說山羊被人偷走了,問他看見沒有。第二個人隨便一指,說看見一個人牽著一隻山羊從林子中剛走過去,準是那個人,快去追吧。
農夫急著去追山羊,把驢子交給這位“好心人”看管。等他兩手空空地回來時,驢子與“好心人”自然都沒了蹤影。
農夫傷心極了,一邊走一邊哭。當他來到一個水池邊時,卻發現一個人坐在水池邊,哭得比他還傷心。
農夫挺奇怪:還有比我更倒黴的人嗎?就問那個人哭什麼。
那人告訴農夫,他帶著一袋金幣去城裏買東西,走到水邊歇歇腳,洗把臉,卻不小心把袋子掉進水裏了。農夫說:“那你趕快下去撈呀。”那人說自己不會遊泳,如果農夫給他撈上來,願意送給他20個金幣。
農夫一聽喜出望外,心想:這下子可好了,羊和驢子雖然丟了,可能到手20個金幣,損失全補回來還有富裕啊。他連忙脫光衣服跳下水撈起來。當他空著手從水裏爬上岸,他的衣服、幹糧也不見了,僅剩下的一點錢還在衣服口袋裏裝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