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封閉的自我
自我封閉有兩種。一是以自已為圓心,多是自卑心重或曾受到大的挫折,這隻要加強自信正視現實就會逐步邁出自已編織的小圈子;二是以別人為圓心的自我封閉。我們中國人最能忍辱負重,有些人是為別人而活著,有的為父母,有的為兒女,有的為家庭,有的為事業,等等。雖然我們不崇尚完全以自我為中心,但也不能空來世上走一遭,隻為別人拉磨盤,而把自已封閉起來,這樣的活法哪能不累。走出去,做你喜歡的事,你將發現外麵的世界的確很精彩,你的緊張、煩惱也將隨風消散。
宣泄、抒發
經常處於精神緊張狀態,累加起來,可能會吞噬掉我們健康的機體。我們需要對人訴說自己的感受,哪怕這樣做改變不了多少事情。向誰訴說,取決於想要說的內容,必須選擇合適的訴說對象。記住,絕對不要將不愉快的事情隱藏在自己的心裏。
以仁待人
當別人身處困境時應樂於助人。在這種時刻,他們最需要你去傾聽他們的訴說,需要你給予幫助。俗話說,善有善報,如果你有朝一日也出現某種危機之時,如果對方是一位真誠的朋友,他也會來幫助你的。
靈活一些
我們要完成一件工作,可能有許多方法,你自己的那種方法不一定是最好的,或者雖然是最好的方法,但不一定行得通。如果你總認為事事都必須按你的想法去做,那麼當事物不按你的想法發展時,你就會煩惱生氣。其實你的目標隻應是把事情辦成,至於方法,不必拘於某一種。
讓我們走出精神緊張的陰影,我們將會擁有一片燦爛的新天地,也將獲得一個完全嶄新的自我!
9、如何矯正浮躁心理
浮躁,辭書上解釋為輕率、急躁。在心理學上,浮躁主要指那種由內在衝突所引起的焦躁不安的情緒狀態或人格特質,心理學甚至把其納入“亞健康”之列。
【專家診斷】
浮躁的人一般做事無恒心,見異思遷,不安分守己,總想投機取巧,盲動冒險,脾氣又大。人浮躁了,終日會心神不寧,焦躁不安,臉色會暗淡似灰,眉頭會緊鎖如川,腦子會呆若木雞,看誰都不順眼、逮誰跟誰急,長久下來,就會被生活的急流所挾裹,喪失收放自如的彈性。
一般來說,造成現今人們浮躁心理的原因有以下兩點:
從社會方麵上講,主要是社會變革對原有結構、製度的衝擊太大。我國目前正處在社會轉型期,在這種情況下,個人就很難把握自己的未來。那些處於社會中遊的人患得患失,焦躁不安,迫不及待,就不可避免地成為一種社會心態。
從個人主觀方麵看,個人之間的攀比是產生浮躁的直接原因。社會的發展變化,使人們的工作、生活等方麵都隨之發生變化,在變化中有的人較早獲得成功,這對一些滯後者有著心理刺激,心理適應力差的人便常常與之攀比,後果往往便是造成浮躁心理。
另外,當今的網絡虛擬生活及流行音樂等等,都在無形之中助長了人們的浮躁情緒。如今,中國的上網人數已排名世界第二,而中國使用網絡最大的群體不是商業信息的收集,而是網上聊天和網絡遊戲。由於網上聊天的放縱性致使很多人都有過不正當的言論,甚至是犯罪行為。而網絡遊戲則充滿了暴力、血腥甚至一些變態的行為。至於當今流行樂壇的種種不良現象,如盲目追捧等,都是有目共睹的浮躁之風,在這一點上,媒體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浮躁情緒是當前一些青少年的通病,比如,行動盲目,缺乏思考和計劃,做事心神不定,缺乏恒心和毅力,見異思遷,急於求成,不能腳踏實地。有的孩子看到歌星掙大錢,就想當歌星;看到企業家、經理神氣,又想當企業家、經理,但又不願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努力學習。還有的孩子興趣愛好轉換太快,幹什麼事都沒有常性,今天學繪畫,明天學電腦,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忽冷忽熱,最終一事無成。
青少年浮躁情緒的產生主要有以下原因:
①與遺傳有關。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具有強而不靈活、不平衡的神經類型的人容易急躁。沉不住氣,做事易衝動,注意力易分散。
②意誌品質薄弱。有的父母隻知道給孩子灌輸知識,卻不知培養孩子的意誌品質,因而造成有的孩子學習怕苦怕累,做事急躁冒進,缺乏恒心。
③家長的影響。在社會變遷日新月異的形勢下,不少家長的心理處於矛盾狀態甚至無法適應,表現出患得患失、心神不安、急功近利,於是出現急躁的心態,這種心理往往會影響到子女。
所以,當父母一旦發現了孩子身上出現了浮躁情緒之後,應采取一些有效的教育方式防止孩子浮躁心理的蔓延。例如,父母要幫助孩子立誌,立誌時既要注意揚長避短,考慮孩子的自身條件是否可行,又要立誌專一,防止孩子“常立誌而事未成”的不好結果的產生。父母還要重視孩子的行為習慣。一是要求孩子做事情要先思考,後行動。二是要求孩子做事情要有始有終。不焦躁,不虛浮,踏踏實實做每一件事,一次做不成的事情就一點兒一點兒分開做,積少成多,積沙成塔,累積到最後即可達到目標。
隻要對孩子的浮躁心理有針對性地進行“磨煉”,孩子浮躁的毛病就會慢慢改掉。當然,父母的言傳身教也很重要,如果父母不先改掉浮躁的毛病,又怎能期望孩子先改掉呢。
浮躁作為當今社會的一種病態情緒,在大學生的身上表現得尤為突出。
如今的大學生平時學習不用功、不鑽研,虛榮心又強,考試還不甘落後,所以很多人挖空心思在考場上玩弄手段,具體表現為考試中的弄虛作假和論文寫作中的東抄西湊。這種在學業中的投機取巧,實質是“鑽政策漏洞發橫財”,“摸彩致富”等急功近利的社會浮躁心態和不勞而獲的社會投機心理在學校中的折射。這種風氣,已經嚴重影響大學校園的學習氛圍,使教育教學質量大打折扣。
再者,大學生的浮躁心理在戀愛中的表現就是見異思遷。很多人把談戀愛當成遊戲,並且不斷變換著遊戲對象,在遊戲中尋找異樣的刺激,打發自己的空虛和無聊。另一種情況是找不準自己認可的目標,在對方的身材、人品和學識上琢磨去,結果隻能是在一廂情願中飽嚐失戀的痛苦。
大學生的浮躁心理在社交中的表現為急功近利。他們總是渴望和力求結識比自己優越的人,而對不如自己的人則愛理不理,他們希望從交往對象那裏獲得種種好處。這種有明顯功利性質的交往毫無真誠可言。另外,浮躁者多想獲得眼前利益,往往把兼職賺錢看得過重,往往為了金錢,耽誤過多的學習時間。
有浮躁心態的大學生,還往往在畢業求職中總想往大城市、大企業、大單位鑽,往收入高、地位高的地方擠。但自己又才疏學淺,不能正確估價自己的分量,結果自然是折騰了好幾個月,卻連連碰壁、無功而返。而後還難以反省原因,不清楚是自己誌大才疏、眼高手低的必然結果,總以為是懷才不遇、社會不公,因而怨天尤人、憤世嫉俗。
歸結起來看,大學生浮躁心理的主要特點有如下幾點:
衝動性。比如男女大學生之間發生性行為,往往不考慮後果、不考慮責任,往往是一方或雙方一時的本能衝動,是突發性的行為。
情緒性。比如有的大學生對老師的評價,有時是充分肯定,認真聽其講課,有時又顯出非常厭惡的樣子,表現了情緒性特點。
盲目性。有的人生活中的情趣愛好也帶有盲目性,時而愛唱歌跳舞,時而愛琴棋書畫,愛來愛去,就是愛之不深、知之甚少。浮躁者的求職,也常有盲目性的特點。
【心理處方】
作為一種心理現象來說,浮躁的內核是人的樸素的、本能的生命衝動和物質欲望,浮躁的深層特點,是重外延輕內涵,重數量輕質量,重表麵輕實際,重短期輕長遠。它與艱苦創業、腳踏實地、公平競爭是相對立的。浮躁使人失去對自我的準確定位,使人隨波逐、盲目行動,對個人和集體都極為有害,必須想方設
法減少和消除這一不健康的心理:
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念。不能崇尚個。人主義、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遇事善於思考,從現實出發,以平常冷靜的心態思考喧鬧一時之事。不為時尚所迷惑,不為潮流所左右。“淡泊以明誌,寧靜以致遠”,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裏,道路就在自己腳下,既要站得高、看得遠,又要穩得住、做得細。
要有務實精神。對待人生和事業,既要有長遠目標,更要注意腳踏實地,務實是開拓的基礎,務實是創新的源泉。人生非一朝一夕,應當循序漸進,一步一個腳印,穩步沉著地向前推進。花拳繡腿隻能虛張聲勢,形式主義更於事無補。
產生攀比心理時做到知己知彼。“有比較才有鑒別”,比較是個體獲得自我認識的重要方式,因而獲得心理的動態平衡。然而比較要得法,即“知己知彼”,隻有從個人的能力、知識、技能、投入是否一樣等方麵進行合理比較,心理失衡現象才會大大減低,才不會產生那些心神不寧、無所適從的感覺。
人們應該正確地認識到:每個人的成功,都付出了別人難以想象的努力和智慧。要保持一顆平常心,不要期待“天上掉餡餅”的事會在自己頭上發生。還要正確地看待別人的缺點和錯誤,不要憑一時的情緒或偏見對人和事下結論。隻要能時時保持一顆平常心,就能輕而易舉地克服浮躁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