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鷹姿(1 / 1)

在城裏住久了,有時感覺自己像是籠中之鳥,天地如此狹窄,視線總是被冰冷的水泥牆阻斷,耳畔的聲音不外車笛和人聲。走在街上,成為人流中的一滴水,成為喧囂聲音中的一個音符,腦海中那些樸質清淨的念頭,一時失去了依存的所在。

有一天,走在上班的路上,稀罕地看見頭頂的天空上飛翔著一隻老鷹。然而,它的大駕光臨並沒有引起路人的注意,隻有幾個稚嫩的小朋友嗷嗷的叫喊了幾聲。盡管這樣,鷹還是伸開它那寬大的翅膀,在空中停頓俯視了好大一會兒,然後完成了幾個優美的滑翔動作後,就衝天而去了。

記得小時候,在家鄉那既不是懸崖,也不是峭壁的山梁上,時常能見到老鷹像一朵悠閑自在的雲朵,長時間的漂浮在天空之上。有時在山裏放羊時,仰麵躺在酥軟的草叢裏,望見湛藍天空中滑翔的老鷹,便油然生出對天外之天的神秘向往。

人們大概還不了解,一隻小鷹出生六七天後,母鷹為了防止它學會爬行,就把它推到巢邊,讓它向懸崖下張望。崖下的冷風和暗淡的光線使它渾身發抖,想縮回身子進入母鷹的懷抱。這時候母鷹突然從巢中飛出,在崖邊上下起伏,讓身軀畫出漂亮的弧線。母鷹盤旋一會兒,回到巢中,用身體將小鷹一點一點向巢外推去。當小鷹嚇得縮緊了身子時,母鷹會長鳴一聲,用力將小鷹推了出去,小鷹哀叫著,身體在空中飄來飄去。母鷹將小鷹推向崖穀的同時,振翅而起,飛向山頂去了。小鷹在墜落中攀住樹枝和藤蔓,但都沒有成功。眼看就要落地了,它突然在掙紮中展開了雙翅,盤旋出一條漂亮的弧線,向上飛起。

等小鷹能飛起來了,母鷹又會把它翅膀中的大部分骨骼折斷,然後再把它從高處推下去。小鷹雖然因折斷了翅膀中的骨骼而渾身劇痛,但它必須掙紮著飛翔,否則就會摔死。掙紮使它的翅膀得到了供血,在短時間內便可痊愈,而痊愈後的翅膀將堅硬如鐵,更具力量。

大多數人以為,小鷹出生後應該由母鷹哺育,事實並非如此。它剛出生沒幾天,母鷹就會給它斷食,不讓它在母親溫暖的懷抱裏睡覺。它被餓暈了,腦袋耷拉著,渾身似乎沒有一點力氣,就連眼睛也好像睜不開了,母鷹仍不可憐它。它的狀態一天比一天差,如果再不進食,生命都會有危險。小鷹終於被餓得不行了,腦袋一點一點的低下,似乎低到低處便再也抬不起來,要一命嗚呼了。但就在低到半截時,它忽然“呼”的一下把腦袋抬起來,睜大了布滿血絲的雙眼,發出一聲聲嘶鳴。

小鷹在絕望中發出的嘶鳴極具震撼力,那種尖利、剛烈之音,似乎是從它喉嚨中飛出的一把利刃,閃著奪目之光刺向目標。母鷹聽到了小鷹的嘶鳴,從巢中一躍而起,馬上給它吃的東西。母鷹知道,小鷹能在絕望中不倒下,而且表現出憤怒,說明它有在絕望中迸發力量的能力,由此也證明它就是真正的鷹了。

在高空飛翔、在荒野中抓捕獵物的鷹到40歲左右時,它那尖利的雙爪便開始老化,不能再像以前那樣伸展自如地抓捕獵物了。這時候,它麵臨著一個艱難的的選擇:要麼等死,要麼經過一個非常痛苦的過程,讓生命獲得新生。

鷹都會選擇讓生命新生。經過細心觀察,它選擇了一個除它之外,任何鳥獸都上不去的陡峭懸崖,然後用150天左右的時間讓自己獲得新生。首先,它會在飛翔中突然撞向懸崖,把結繭的喙狠狠地磕在岩石上。它會用很大的力氣,一下子便把老化的喙和嘴巴連皮帶肉磕掉。它滿嘴流著血飛回洞穴,忍著劇痛等待新喙長出。

新喙終於長了出來,它立刻進行第二道工序,用新喙把雙爪上的老趾甲一個個拔掉。那同樣又是一次血淋淋的更新。不久,新的趾甲長出來了,它緊接著進行第三道工序,用新的趾甲把舊的羽毛扯掉,再等5個月,新的羽毛又長出來了。隻有經過這一係列殘酷的更新,鷹才可以再次在藍天上飛翔,並收獲30年的生命。

聽了這個故事,我們終於知道,鷹的精神是從苦難中被激發出來的。

今天貿然飛臨到小縣城上空來的鷹,也許是一隻迷了路的鷹,或許是在暫息著張望著心旅之侶的影子。不管咋說,在它施展鷹姿的那一刻,我看到也聽到了它心境的孤獨與超然。也許它已經知道了,現在生活在城市裏的人們,已經習慣把見什麼人說什麼話的鸚鵡,看的比較器重,讓它享受著跟大鳥一樣的待遇;把容易讓人聯想到移情別戀的相思鳥,視為漂亮的托情寶貝,給它優厚的待遇養著寵著。就連鄉村裏的母雞生幾隻蛋,公雞啼幾聲鳴,也唯我獨尊地欣賞和吹捧自己有多能成,老覺著自己似乎就是大鳥了。這些被城裏人和鄉下人慣養成寵物的鳥兒和雞兒們,望著人們的行為學說幾句人話鳥唱,抖抖自己漂亮的羽毛,算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不願再去考慮原野的飛翔事業了。

鷹,今天有幸能在這裏見到你,在驚喜與感慨之餘,我想告訴你,你並不孤獨,在遙遠的大山和遼闊的草原上會有許多同伴在等待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