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從眾,是指個體由於真實的或臆想的、群體的或個人的輿論上的壓力,從而在客觀和行為上不由自主地趨向跟大多數人一致的現象。從眾,作為一種普遍的社會心理現象在中學生中也極其常見。由於知識和閱曆限製,中學生的思想還不成熟,也最易從眾。現就從眾心理的表現、產生原因以及如何矯治進行分析介紹。
第一節從眾心理的表現特征
1被優勢行為左右。日常生活中的從眾,可以表現為臨時性的在特定情境中對占優勢的行為方式的采納,如在助人情境中跟隨大家旁觀,在損壞公物的情境中跟隨大家一起損壞等;也可以表現為長期性的對占優勢的觀點與行為方式的接受,如順應風俗、習慣、傳統等。例如,開會征求意見或形成決議時進行舉手表決,少數人由於多數人舉手的行為而舉手讚成多數人的意見。在一個班幹部發生錯誤言行時,一般同學容易從眾,如在公共場所起哄、聚眾鬥毆等。
2受“罰不責眾”心理的影響。由於中學生知識、社會經驗不足,受是非界限不清和主觀判斷能力弱的限製,易跟風從眾,抱著“不是我帶的頭”、“都是這樣”、“罰不責眾”的心態。例如開會、上課遲到,當個別學生遲到時,動作急促,而多人遲到時就動作緩慢,並大大咧咧,拖拖拉拉;考試時有些同學本沒有作弊的打算,當看到別人都作弊時,也跟著作弊。
3群體壓力導致盲從。群體的壓力可以在人們意識到的情況下發生作用,使人通過理性思考選擇從眾行為;也可以在人們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發生作用,使人不自覺地跟隨多數人的行動。許多人盲目受大眾行為與情緒的感染,不自覺地采取從眾行為的方式。如足球賽後的騷亂,而中學生也容易受這種行為與情緒感染而從眾出風頭。想象中假設的群體優勢傾向也會對人的行為產生壓力,使人選擇與設想的多數人傾向相一致的行為。比如,一個人在家裏可以試穿新買的奇異服裝,但當他決定是否要把這一套衣服穿到學校時,想象的多數人壓力就可能使他放棄將衣服穿到學校的打算。
案例40小明來自一個農村貧困家庭,父母都是農民,家庭經濟並不富裕,進入初三後同班12位同學住在同一宿舍。有一天,小明的媽媽找到班主任反映情況說,小明最近常在周末去遊戲機室,父母知道後批評他,但小明解釋說,同宿舍的同學都會打遊戲機,如果自己不會就很丟人。
有人曾做過如下實驗:請某人對27名兒童作了5分鍾演講之後,實驗者向兒童提問:“演講人哪隻手裏拿著帽子?”結果24人回答(左手或右手)拿著帽子。實際上該人並沒有拿帽子。這就是語言暗示的從眾心理在起作用。
在這裏我們還應特別提出的是,從眾的行為方式對於個人的社會適應意義是非常明顯的。任何一個社會,無論從社會功能的執行,還是從社會文化的延續角度說,多數人的觀念與行為保持一致都是必要的。一個社會需要有共同的語言、共同的價值與行為方式。也隻有這樣,人與人之間才能順利進行交流,社會才能正常運轉。從個人的角度說,一個人隻有在更多的方麵與社會的主導傾向取得一致,他才能夠適應其賴以生存的社會,否則將困難重重。另一方麵,任何一個人,無論他怎麼聰明,知識都是有限的,都不可能足以適應他所遇到的每一種情境。因此,個人需要用從眾的方式,在最大可靠程度上使自己迅速地適應未知世界。這樣,從眾就是一種個人適應生存的必要方式。
而我們前麵指出的從眾心理的表現是屬於那些違反社會公德、違反學校紀律要求的非正常的行為,是影響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的心理障礙。據我們課題組最近對瀏陽市第八中學高一、高二學生隨機抽樣調查統計,具有從眾心理疾患的人達到139%。中小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增加,盲目從眾行為逐漸減少。
第二節從眾心理產生的原因
1行為參照。在許多的情境中,人們由於缺乏進行適當行為的知識,必須從其他途徑來獲得指導。根據社會比較理論,在情境不確定的時候,其他人的行為最具有參照價值。而從眾所指向的是多數人的行為,自然就成了最可靠的參照係。如某個學生幹部的錯誤言行,往往能得到部分學生的盲目支持。在通常情況下,人們在遇到不明確的情境時,對於多數人的行為會尤為信任。就像在不了解更多信息的情況下,我們也會更願意到人多的商店購物,到人多的地方去旅遊。在常識上,人們會自然地假定,那麼多人的出現自有他們的理由,而在這些理由中,自己行為的合理性也包括在其中的可能性,要遠大於人數較少的時候。如在會議中舉手表決,少數人在多數人的壓力下附和多數人,也舉手;不法商人雇傭“托兒”來進行不正當促銷而能奏效,一些地方興起的傳銷和地下六合彩活動都是利用了人們的這種從眾心理。
2對偏離的恐懼。“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這句格言提醒人們,對於群體一般狀況的偏離,會麵臨群體的強大壓力乃至嚴厲製裁。研究證明,任何群體都有維持群體一致性的顯著傾向和執行機製。對於同群體保持一致的成員,群體表現出喜歡、接受和優待;對於偏離者,群體則傾向於厭惡、拒絕和製裁。因此,任何人對於群體的偏離都要冒很大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