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基本,在說明三世因果、六道輪回之可畏,故所期在了生脫死,而修解脫道。

——《禪海蠡測》

佛經中曾記述了一位叫瓦次果多的婆羅門詢問佛陀關於靈魂(我)的問題。瓦次果多問佛陀:世上是否有靈魂存在?佛陀閉口不答,保持緘默。瓦次果多又問:那麼,是否可以說沒有靈魂存在呢?佛陀仍就不作回答,保持沉默。

事後,佛陀對侍者阿難說明他為什麼不對瓦次果多的提問作任何回答時說:如果回答說是有靈魂存在的話,他就等於和常見論者站在一邊了,這無疑要與其所一向倡導的無常學說背道而馳;同樣,如果肯定沒有靈魂存在的話,他將公然地把自己劃在了斷滅論的一邊,這無疑是在否定輪回轉生學說的合理性。

因此,為了回避兩個極端,佛陀保持沉默,采取中道路線。佛陀指出,相信所謂造業者就是果報承受者,是一種極端;同樣,相信所謂造業者不是果報承受者,也是一種極端。前者屬於“常見”,後者屬於“斷見”。據佛陀說,受報者與前生造業者的關係,是非同非異的。為避免兩個極端,佛教提出了緣起論,用“業感緣起”來解釋輪回學說。

佛陀認為,任何事物或現象的生起均依靠一定的關係或條件(包括過去和現在的相關條件)。一個人前世所作的惡業則是他來世遭惡報的種因,這就好比一個腐爛了的芒果籽,絕不可能生長出一個健康的芒果樹來,也不可能在將來結出碩大香甜的果實一樣。人生處於複雜的因果關係之中,依靠一定的關係或條件,生滅相續、遷流變化、反複無常。

要真正學佛,前提是須相信“三世因果,六道輪回”。“三世”指過去世、現在世和未來世。“六道”指地獄、惡鬼、畜生、阿修羅、人、天。十二因緣是業報輪回的理論基礎。十二因緣是涉曆過去、現在和未來三世的因果鏈條,現世的果報必然有過去世的因,現世的因必將引出未來世的果。十二支在三世因果中的循環運行叫做三世二垂因果。此“世”指有情的一切。過去的一生行為,決定今世一生的狀況;今世一生的行為,決定來世一生的狀況,這就叫因果報應。一切眾生,為善可升天,為惡即入地獄、惡鬼、畜生三惡道。天眾雖享盡福報,但如忘善動念為惡,亦不免入三惡道。

釋迦牟尼時代,在印度的思想界中有輪回說與反輪回說兩種尖銳對立的學說。所謂輪回,輪是車的輪盤,回指車的轉動。輪回是譬喻眾生的生死流轉,永無終期,猶如車輪旋轉不停一般。當時主張輪回說的主要有三種觀點:

一是,婆羅門教宣傳梵神是創世主,人的靈魂是梵賦予的,梵是“大我”,人的靈魂是“小我”。靈魂屬於心髒。人若信奉婆羅門教,能在森林中修習禪定,淨化靈魂,以苦行排除各種物質欲望,並以祭祀向梵贖罪,那麼死後靈魂就能和梵同住,否則下世就會落到比現世更為低下的境地。

二是,瑜伽派反對靈魂從梵神轉變而來的說法,認為人的靈魂是獨立的、不依附於神的,稱為“神我”。如果一個人現在縱任欲樂,下世神我就會墮到更加痛苦的趣處,相反,如果靜修瑜伽派的禪定,身如枯木,心如死灰,製止神我所起的愛欲,死後就可超出輪回,獲得解脫。

三是,機械命定論者認為,不僅今生的苦樂禍福、吉凶壽夭是由過去的業所規定的,而且今生舉手投足等一切行動也是由過去的業所規定的。人應當聽任命運的安排,等到過去的宿業消滅了,靈魂也就隨之得到解脫了。反輪回說是古代唯物主義順世派的主張,此派認為,人體由地、水、火、風“四大”元素構成,人體產生感覺思想。死時形體複歸於“四大”,同時也停止感覺思想。死後並沒有靈魂,更沒有輪回。

佛教接受了他們的某些思想,釋迦牟尼把十二因緣和輪回、業力的思想聯係、統一起來,提出了“業報輪回”,來說明眾生的不同命運。佛法的目標即是要眾生出離苦難無常的生死輪回大海。

釋迦牟尼宣揚業力是眾生所受果報的前因,是眾生生死流轉的動力。眾生的行為和支配行為的意誌。從本質上說就是業力。即是說,並沒有一個真實的靈魂在那裏輪回,輪回的隻有業力。

釋迦牟尼認為,眾生的身、口、意三業往往是由無明即無知決定的。人生是無我的、無常的,沒有自體,終歸要消滅的,眾生卻要求有我,要求恒常不變。眾生的行為往往就是這種無知的表現。眾生由於這種無知而發生的行為,就是苦的總根源。業,體現著力量和作用,功德和過失,是決定再生的形態和性質的法則。

釋迦牟尼認為業力的影響是不會消除的,眾生所作的善業和惡業都會引起相應的果報。比如,當人的生命終結時,其一生動作或行為的總和(這一總和在許多方麵等於是個人的性格)會作為一個整體產生效果,並且決定轉生的生存者的性格。

按照佛教的說法,也可以這樣說,業好比是現代科學術語中的信息概念,眾生某個體死後,他生前的所想所說所為會留下一個總信息,這個總信息會轉到死者將轉生的個體上發生作用,產生另一個新的個體、自我意識。

由於業的性質不同,所得的報應也就不同,來世就會在不同的境界中輪回。釋迦牟尼還宣揚,眾生如果真正認識了無我,就不會再產生業,也就可以脫離生死之苦了。

南懷瑾先生指出,在中國佛教界看來,三世因果和六道輪回是佛教的實理和根要,如果一個學佛的人否定了這兩者,就等於摒棄了佛教,等於想在沙灘上建房子一樣,是不可能的事情。事實上,二者確是佛教的基本理論,沒有這種理論,佛教關於眾生的行為、歸宿和命運的立論就失去評判準繩,佛教的功能也就無法實現了。

禍福無門,唯人自召

欲知前生事,今生受者是;欲知來生事,今生作者是。

——《人生的起點和終點》

幾千年前,釋迦了悟了宇宙、人生的道理:宇宙人生一切的事物是無主宰的,並不是閻王主宰了你的生命,也不是上帝主宰你的命運。一切萬有的生命和事物是因緣所生。

南懷瑾先生指出,中國人有句俗話: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這句話還不透徹,不是一針見血的講法,應該說人人有本難念的經。難念的經都是從因緣來。佛學講因緣,有三項內含、四種關係。三項內含即是善緣、惡緣、無記緣。所謂無記緣,就是不善不惡的緣。譬如我們做人幾十年,有許多接觸過的人,不是自己有意去找他,偶然一會,過去了也就忘了。蘇東坡有句詩說:事如春夢了無痕。一切事情都等於一個夢,夢醒便忘,這種緣屬於無記緣。

佛說緣的四種關係:因緣、增上緣、所緣緣、等無間緣,研究起來較為複雜。

因緣——佛教通常把因和緣加以區別,從產生的結果來說,親生是因,疏助是緣,這裏所講的因緣,是說因即是緣,名為因緣。因緣就是起主要作用的因,如竹器以竹為主要條件,竹就是竹器的因緣。小乘佛教學者認為因緣就是直接產生果的因。大乘佛教偏重於強調因緣是產生果的許多因緣中主要的不可缺的親因緣。如法相唯識宗以第八識種子為一切事物的親因緣,即真實的原因。

南懷瑾先生指出,因緣又有親因緣和疏因緣的差別。什麼是親因緣呢?自己的起心動念所作所為,例如一粒麥子,在那裏擺久了,它自動會起變化,非他力。但是,與他力也互相關聯,親因緣是由過去的時間、空間和自我的積累,所帶來的種子,這其間的關係還很複雜。種子生現行,現行又變成未來的種子,循環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