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連是指在有聲語言的流動過程中,聲音的中斷和連接。我們給停連下的定義是:在有聲語言表達過程中,聲音中斷、休止的地方就是停頓。反之,那些不中斷、不休止的地方(特別是有標點符號而不中斷、不休止的地方)就叫連接。
為什麼要有停連呢?作者寫的文字稿件,不能從頭到尾不點一個標點而一氣嗬成。它要借助標點符號來標明句讀和語氣,來表達自己的感受,闡明自己的思想、觀點。同樣,播音員在有聲語言的表達過程中,也不可能一口氣把全篇稿件播完,如果不停地說,既不符合說話人的生理、心理要求,聽的人也不可能聽懂、聽好。因此,有聲語言的表達也必須有自己的標點符號,那就是停連。當然,這樣說隻是一種比喻,不能將停連與文字語言的標點符號完全等同起來。
大家知道,語言是人類所特有的用來表達思想、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一種特殊的社會現象。它由語音、詞彙和語法構成一定的係統,一視同仁地為各個階級服務。作者寫的文字稿件屬於文字語言,他的創作是借助文字的視覺功能,在讀者的心目中建立起具體的形象。在創作過程中,作者必須恰當地組織句子,嚴格地選擇詞彙,正確地使用標點符號,最後形成社會成員約定俗成、可以接受的文字語言。因此,文字作品是一種具有比較穩定體係的語言實體。
有聲語言則不同。有聲語言是靠聲音同受眾的聽覺記憶進行交流的,而聽覺有一聽而過不便於記憶的局限性。因此,在創作過程中光有普通讀者的理解和感受是不行的,必須尋找一些共同的表達規律,使有聲語言的表達“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而“停連”正是其中的規律之一。
停連的位置和時間
語法是詞的構成、詞的變化規則和組詞造句的規則的總和,也就是使用同一種語言的人共同理解、共同接受、共同遵守的語言組合法則的整體。因此,我們在有聲語言的運動過程中,也必須遵守這個法則,並用停連表現這些法則。
在播讀稿件時,句號、問號、感歎號是表示一句話完了的意思,停頓時間相對較長,逗號表示句子較小的停頓,頓號表明並列的意思,冒號用以提示下文等等,我們都可以在有聲語言中給以準確表達。這是符合語法規則的。但是,掌握了語法隻是準確地使用停連的基礎,正確地運用語法是全社會使用語言的人共同遵守的總模式,有聲語言是在這個總模式基礎上的個人說話活動,個人的說話活動往往打破許多限製。因為在很多情況下,文字語言的標點不能滿足有聲語言標點的需要,在這種情況下,有時文字語言該停的地方,有聲語言不一定停;文字語言不該停的地方,有時有聲語言必須停。這裏有生理的需要,也有表情達意的需要。
生理上的需要是句子過長、內容較多,不可能一口氣把它讀下來,需要調節氣息,同時也便於受眾理解。
如:中國政府代表、中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代表團臨時代表侯誌通今天上午在日內瓦關貿總協定總部向總協定總幹事鄧方爾博士遞交了一份照會。
這句話有63個字。如果中間不換氣按正常的播出速度播,是不可能把它完整地播完的。如果是深吸一口氣能夠用很快的速度把它播完,也會憋得難受,受眾也不可能聽懂。一般在“侯誌通”後有一個停頓換氣,這是生理需要的停連。
表情達意需要的停連就更多了。這時需要打破標點符號的限製:文字語言該停的地方,有聲語言不能停,如果停了語意就不會清楚;文字語言不該大停頓的時候,有聲語言卻要有較大的停頓。
例①:根據市場的變化廠領導開始重視國內市場的開發。
例②:他們確定了‘生產、銷售、服務’一體和全方位、多層次、多渠道的經營方針。
例③:每種產品都有大、中、小三種規格。
例①中間沒有標點,但我們有聲語言必須在“變化”後停頓,處理成有標點。再看例②和例③兩句的頓號處理,例②的兩組頓號應處理成連接號,呈停而不斷的連接方式較為合理。而例③的頓號則不同,要處理成中間沒有標點,句子內容才清楚。這也是打破了標點符號的限製。所以說,停和連不論在哪裏運用,都要服從內容和思想感情運動的需要,這才是有聲語言的真正標點——“停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