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破而水不泄,“那是缸的靈魂”。道士乞求一小片缸的碎片,尹圖南給了他,道士樂不可支,說:“拿這個合藥,可以長生不老!”《丐仙》弓世家子弟高玉成救助了一個“膿血狼藉”的乞丐,乞丐住進高家享受一番後,突然邀請高玉成到後園看看。高玉成發現,自家的後園在寒冬臘月裏突然變得春天般溫暖,異鳥成群,青鸞、黃鶴、鳳凰、巨蝶,在瑙玉案和水晶屏之間飛來飛去地捧茶。

一會兒,巨蝶變成了美麗的舞姬,跳起很像芭蕾舞的舞蹈,高玉成很喜歡,上前擁抱,舞女卻又突然變成夜叉!高玉成在嚴冬時分,在自家後園看到如此難以置信的景象,當然要親手摸一摸,“以手撫之,殊無一物”!《聊齋》中的仙境,讓人得到特殊的啟發人不需要上天入地求仙,隻要摒除一切雜念,一切美景都在意念之中,一切美好願望都可以實現;反之,如果心生邪念,胸懷褻欲,一切美景都會化為鳥有,化為狩惡,就像臣蝶化成的美女突然變成夜叉,人的心靈也要忍受地獄的煎熬。這就是“幻由人牛”的藝術哲學。人的感情製造幻覺,它不是現實體驗,但比現實更自由;它不是現實世界但比現實世界更美好、更純潔,像傳說中的鳳凰涅槃、天鵝冰浴,是人生理想的淨化和升華。聊齋神鬼夢幻之謎#菱角:平民化的觀音大士蒲鬆齡樂意花些筆墨的,是千有年來與老百姓生老病死、窮通禍福有莫大關係的神仙,是帶有人眾色彩、有人情味兒的神仙。這些可愛的神仙在執行上天交給的、原本破壞性的任務時會千方百計地回護姓。《雹神》寫淄川人王某在南方做官時,到龍虎山拜望天師。天師介紹一位長著長胡子的隨從,說此人就是雹神。雹神恰好奉命到章丘布散雷雹,因為章丘跟淄川接壤,王某乞求雹神開恩。雹神說這是上天的命令無法更改。天師就提出了個解救一方黎民的辦法:“多降山穀,勿傷禾稼。"結果,章丘“是日果大雨雹,溝渠皆滿,而田中僅數枚焉”。雹神既完成了上天交給的布散雷雹的任務,又保護了老百姓的莊稼,多麼通情達理。《柳秀才》寫山東地區發生蝗災,沂州令很是焦心。

他夢到一個綠衣秀才來訪,告訴他明天西南方向有個婦人騎著頭大肚子毛驢來,她是螅神,求求她就可以免除沂州蝗災。沂州令第二天便向婦人燒香、敬酒、叩頭,請求不要讓姓的莊稼葬送蝗口。婦人說:“可恨柳秀才多嘴多舌,泄露天機,我用他代替,不傷莊稼就是。第二天蝗蟲遮天蔽曰,不落到田畝,隻落在柳樹上。這位“柳秀才”即是柳樹神,他犧牲自己保護了一方百姓。《吳門畫工》寫蘇州有個畫工特別敬仰呂袓,有一次,他看到一幫乞丐中有一位“敝衣露肘,而神采軒豁”者,判定這是呂袒。呂袓即呂洞賓,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八仙之一,被道教全真道尊為北五袓之一,通稱“呂袓”。呂祖被感動了,想幫助這位畫工。

他觀察到畫工有“骨氣貪吝”的秉性,做不了官,就想給他創造個發財的機會,從天上招廠一位美女讓畫工仔細觀察並記住她的模樣。沒多久,董鄂妃去世,皇帝悲痛之極,所有官廷畫師都畫不出董鄂妃的風采,隻有這位吳門畫工畫的董鄂妃“神肖"。於是:吳門畫工一步登天,竟被授以“中書”內閣屬員,從七品)之官。吳門畫工堅辭不就,得賞萬金。區區小技,馬,揭秘《聊齋誌異》得此厚報,因為他畫的是皇帝愛妃。呂袓因人施助與凡人宛如舊雨新知#隨便,是個很有人情味的神仙。觀音菩薩在《菱角》中的特殊作用,是《聊齋》中神仙平民化的典型代表。《菱角》寫稚男少女的愛情故事,對男女主角的刻畫很生動,小說裏最妙的人物卻是處於次要地位的觀音。胡大成的母親敬佛,囑咐兒子每過觀音祠都得叩頭。這一舉動感動了觀咅,先後四次給胡家幫助。第一次,大成與美麗的少女菱角一見鍾情,就是觀音菩薩“分來一滴楊柳水,灑作人間並蒂蓮”。第二次,兩人訂婚後,胡大成流離湖南,突然遇到個四十**歲的婦人自鬻,說:“不屑為人奴,亦不願為人婦,但有母我者,則從之,不較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