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3.魚王(1 / 3)

從前,有一個老漁民,他有一個兒子。兒子長大後,漁民就教他捕魚。

有一天,老漁民撒下漁網,捉到了一條漂亮的大魚;魚的鱗片如寶石一樣閃閃發光。老漁民心中大喜,把魚交給兒子,叮囑他保管好魚,他自己就到湖上去繼續捕魚了。

老漁民的船開走後,魚用哀求的聲音說:

“青年朋友,你聽著,把我放回水裏去吧,我是魚王。要是你能救我的性命,我是一輩子也不會忘記的。”

青年聽到魚說人話,感到十分驚奇。魚說得很可憐,連鐵石心腸的人也會軟下來,於是,他對魚王起了憐憫之心,把它送回湖裏去了。

魚遊到水裏後,不一會兒,在水麵上又露了一下,以後就再也沒有出現過。

過了不久,老漁民的船靠岸了。這一次,他連一條小鱸魚也沒捉到。

“我留給你的那條魚還活著嗎?”老漁民問,“魚在哪裏?”

“父親,我把它放回湖裏去了。”兒子回答說,“它忽然說起話來,並苦苦哀求我,放它回去,我不忍心,就……它說‘它是魚王’……”

老漁民聽了,勃然大怒,就痛打了兒子。他打了很長時間,打得自己累了,方才停手。這一夜,他們隻得像複活節前一夜那樣齋戒,連一小粒米也沒有進口。

第二天早晨,老漁民又打了兒子一頓,第三天還是打他。兒子忍不住了,就離開家,毫無目的地走了出去。

他走啊走啊,終於到了一個城市。城牆下有一個矮子,他看到漁民兒子,就走上前去,向他問好,提出要交個朋友,一起去找工作。青年欣然同意。他們結為兄弟,發誓永不分離,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兩個人的口袋裏連一分錢也沒有,他們決定去當雇工。他們同一個東家說妥後,就開始幹活了。

有一天,矮子幹完了活,站在門口,看到一個人騎著馬,他身後帶著五匹馬,其中一匹馬上坐著一個雇工。第二天,在同一時間,那個人又經過大門口,但是雇工換了一個;第三天、第四天都是如此,而且每天總是那個人經過門口,但每一次陪他的雇工都不一樣。

矮子想:這個東家每天都換雇工,他把老的雇工都打發到哪裏去了呢?他決定跟這個人走,要打聽個明白。

於是他就到市場上去等。

這一天,那個人騎著馬來了。他看到一個人站著沒有事幹,就要雇他去幹活。他們講定了工錢,主人就叫受雇的人騎上馬跟在他後麵走。

矮子跟在他們後麵,目不轉睛地看著。他們走啊走啊,走過了一片鬱鬱蔥蔥的草地,然後來到了森林。

他們又在森林裏走了很久,來到一棵大樹下,那個人下了馬,叫雇工也下馬。

接著,主人從背包裏拿出一根繩子,把它套在樹上很高的鐵鉤上,然後叫雇工爬上去,雇工爬上一棵樹梢,取下一隻大籃子,籃裏裝滿了寶石,雇工感到真稀奇。

“主人,這些寶石使我睜不開眼睛。”

“你快點拿著寶石下來!”主人生氣地對雇工叫道,“要注意,不要說話……”

雇工拿著籃子下來了,交給了主人,主人把寶石倒進放在馬鞍兩邊的袋子裏,然後把籃子還給雇工,叫他照舊把它掛在樹梢上。

雇工又爬到樹上,把籃子掛在原來的地方,可是剛想爬下來,事情就變了:繩子沒有了。

“主人,你快把繩子甩在鉤上,讓我下來!”雇工叫道,“我不能跳下來,否則骨頭要跌斷的,就一輩子殘廢了!”

主人一句話也不說,隻是把袋子在馬鞍的兩邊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