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 山川地理(3)(2 / 3)

孔林,又稱至聖林,是孔子及其後裔墓地。公元前479年,孔子逝世,葬魯城北泗上。至今2400多年來,孔子的後代從塚而葬,形成今天的孔林。從而使孔林成為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護最完整、持續年代最長的一處宗族墓葬地。

孔府,又稱衍聖公府,是孔子嫡長子孫的府第。位於孔廟東側,占地7.5萬平方米,九進院落。始建於明洪武十年(1377年),後經多次重修,至今保存良好。

武當山古建築群

武當山,又稱太和山、玄嶽山,是中國著名的道教聖地。武當山不但風景美,而且是中國一座文化寶庫。在武當山古建築群中,規模宏偉、工程浩大的道教宮觀更負盛名,稱得上是世界古代建築史上的奇跡。永樂十年(1412年),明成祖朱棣崇奉道教,命人率30萬人進駐武當山,以13年之功,從均縣(今湖北丹江口市)城內的淨樂宮到天柱峰金頂之綿延70千米的路旁,建成了完整而雄偉壯觀的道教建築群。這些古建築群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曆史價值,其規模之宏大、技藝之精湛、工程之艱巨,實為世所罕見。

承德避暑山莊

承德避暑山莊曾是清朝皇帝的夏宮,包括皇帝宮室、皇家園林和宏偉壯觀的寺廟群。其始建於1703年,曆經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曆時89年建成。避暑山莊擁有殿、堂、樓、閣、軒、館、亭、榭、寺、齋等建築100多處,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園,園中有山。避暑山莊是清代皇帝夏日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占地564萬平方米,環繞山莊蜿蜒起伏的宮牆長達萬米,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古典皇家園林。其以樸素淡雅的山村野趣為格調,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風光,具有極高的美學研究價值。

廬山

廬山位於江西省北部,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享有“匡廬奇秀甲天下”的美譽。巍峨挺拔的青峰秀巒、瞬息萬變的雲海奇觀、噴雪鳴雷的銀泉飛瀑、俊奇巧秀的園林建築,廬山為人們呈現出一幅充滿魅力的天然山水畫卷。廬山的山峰湖泊渾然一體,奇特瑰麗,形成了世所罕見的壯麗景觀。廬山主峰大漢陽峰海拔1474米,群峰間散布怪石22處。著名的三疊泉瀑布,落差達155米。廬山具有鮮明的山地氣候特征,擁有良好的氣候和優美的自然環境,這些特征使其成為世界著名的避暑勝地。

峨眉山

峨眉山是中國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以其秀麗的自然風光和神話般的佛教勝跡而聞名於世。其就像一道巨大的翠屏,聳立在成都平原西南,山體輪廓彎曲而柔美,就像少女的麵容和秀眉,於是人們稱之為“峨眉”。峨眉山的山脈綿亙曲折、千岩萬壑、瀑布溪流、奇秀清雅,素有“峨眉天下秀”的美譽。其以優美的自然風光、悠久的佛教文化、豐富的動植物資源、獨特的地質地貌而著稱於世,吸引著四方遊客,把人們帶入那巍峨秀麗的奇妙境界。

樂山大佛

樂山大佛,又稱淩雲大佛,是唐代摩岩造像中的藝術精品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彌勒佛坐像。其位於四川省樂山市,雕鑿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彙流處的岩壁上,依岷江南岸淩雲山棲霞峰臨江峭壁鑿造而成。樂山大佛開鑿於唐玄宗開元初年(713年),曆時90年完成。樂山大佛頭與山齊,足踏大江,雙手撫膝,正襟危坐,造型莊嚴。在大佛左右兩側,還有兩尊身高10多米,身著戰袍、手持戈戟的護法武士石刻,數百龕上千尊石刻造像,形成了龐大的佛教石刻藝術群。

平遙古城

平遙古城位於山西省中部,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曆史。在漫長的曆史發展過程中,平遙古城以其保留的文化古跡數量之多、密度之高、跨度的時間之長,被譽為“中國古建築寶庫”的山西省範圍內的一個“文物大縣”。迄今為止,平遙古城的城牆、民居、街道、店鋪、廟宇等建築基本完好,保持了原有的建築格局和風貌特色。平遙古城的建築風格,體現了公元14至19世紀前後漢民族的曆史文化特色,是中國漢民族中原地區古縣城的典型代表,是中國現存最為完整的明清縣城。

蘇州古典園林

自古以來,蘇州就被人們譽為“園林之城”,其盛名享譽海內外。蘇州古典園林曆史綿延2000多年,占地麵積小,藝術風格變換無窮、不拘一格,以寫意山水的高超藝術手法,蘊含濃厚的傳統思想文化內涵,是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蘇州園林以畫為本,以詩為題,通過鑿池堆山、栽花種樹,創造出具有詩情畫意的景觀。所以,蘇州園林被人們稱作“無聲的詩,立體的畫”。在這個濃縮的“自然界”中,“一勺代水,一拳代山”,使人一入園林,便可享受到身在大自然的愜意。

麗江古城

麗江古城位於中國西南部雲南省麗江市,是古代羌人的後裔、納西族的故鄉。該城是中國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沒有城牆的古城,據說是因為麗江世襲統治者姓木,建築城牆勢必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麗江古城曆經無數朝代的洗禮,融會了各個民族的文化特色而聲名遠揚。麗江的古樸自然、幽雅寧靜使人流連忘返,置身其中,仿佛來到一個人間仙境。麗江古城曆史悠久,風光秀美,自然環境雄偉,走在麗江的青石路上,清澈的泉水從腳邊流過,身邊彌漫著高原特有的芬芳和寧靜的棲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