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3章 山川地理(7)(2 / 3)

最低的盆地

吐魯番盆地,位於天山山脈東南麵的博格達山與覺羅塔山之間,東西長約245千米,南北寬約75千米,麵積有5萬平方千米。盆地中心艾丁湖麵是中國大陸的最低點,也是僅次於死海的世界第二低窪地。故吐魯番盆地是世界上最低的盆地。吐魯番盆地屬大陸荒漠性氣候,幹旱炎熱,但地下水資源十分豐富,其水源主要是天山的冰雪融水。當地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盛產瓜果,最著名的是無核白葡萄和哈密瓜,被譽為“瓜果之鄉”。此外,盆地內還蘊藏著儲量可觀的油氣資源。

最大的沙漠

塔克拉瑪幹沙漠,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南部、塔裏木盆地中部,維吾爾語意“進去出不來的地方”,當地人通常稱它為“死亡之海”。整個沙漠東西長約1000餘千米,南北寬約400多千米,總麵積337600平方千米,是中國境內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十大沙漠,故被稱為“塔克拉瑪幹大沙漠”。該沙漠由於地處歐亞大陸的中心,四麵為高山環繞,氣候幹旱,有豐富的沙生植物、植被存於沙漠中的湖泊、綠洲、河流,還有生存於沙漠中的野生動物和飛禽昆蟲等。被深埋於沙海中的絲綢之路遺址、遠古村落、地下石油及多種金屬礦藏都有待於人們去探尋。

最低的窪地

中國陸地最低點是新疆吐魯番艾丁湖窪地,它海拔高程是—154.31米。艾丁湖窪地不僅僅是中國內陸最低處,也是世界著名窪地。1979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測繪局首次測定了艾丁湖窪地最低點高程數據。30年來,由於艾丁湖窪地環境、地質結構的變化,地殼運動、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的影響,艾丁湖窪地最低點的位置和高程發生一定變化,但仍是我國最低的窪地。

最大的三角洲

黃河三角洲地處渤海之濱的黃河入海口,是黃河攜帶的大量泥沙在入海口處沉積所形成的,是全國最大的三角洲,也是我國溫帶最廣闊、最完整、最年輕的濕地,麵積約5450平方千米,呈扇狀三角形。本區屬溫帶季風氣候,生態係統類型獨特,濕地生物資源豐富。高等植物有116種,海洋生物有800多種,鳥類有187種。其中,屬國家重點保護鳥類丹頂鶴、白頭鶴等就有32種。該地區是東北亞內陸和環太平洋鳥類遷徙的重要停歇地和越冬地。

最大的林區

東北林區我國最大的天然林區,主要分布在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以中溫帶針葉、落葉、闊葉混交林為主。據統計,全區森林麵積共有6.8億畝,占全國森林總麵積的37%。木材蓄積量達32億立方米,占全國木材總蓄積量的1/3。

大興安嶺興安落葉鬆占林區麵積86.1%。小興安嶺林的樹種大部與大興安嶺林區相同,但紅鬆所占比重增大,又被稱為“紅鬆的故鄉”。長白山林區位於吉林省東部,已圍繞天池建立了長白山自然保護區,麵積約19萬多公頃,是世界上原始生態保存最完整的一個地區。

降水量最大的地方

火燒寮位於台灣島東北端,是我國降水最多的地方。它主要是受位置、地形、冬夏季風和台風等諸多因素影響,造成了當地豐沛的降水。據1906—1944年38年資料統計,火燒寮年均降水量達6557.8毫米,1912年降水量高達8409毫米,年均降水日達214天。每年從11月到次年3月,火燒寮的冬季降水量占全年總降水量的一半。夏季瞬間降雨量更驚人,有台灣“暴雨中心”之稱,從而成為我國的“雨極”。

降水量最小的地方

新疆的吐魯番盆地、塔裏木盆地和青海柴達木盆地是中國氣候最幹燥的地區,年雨量一般在25毫米左右以下。新疆天山東一個盆地中的伊吾淖毛湖,年平均雨量隻有12毫米,但這還不是中國氣象站中雨量最少的地方。中國雨量最少的氣象站在吐魯番盆地西側的托克遜(海拔不到1米),年雨量平均隻有6.9毫米。據報道,在吐魯番盆地南部寸草不生的卻勒塔格荒漠等地區,有時甚至終年滴雨不降。

夏季氣溫最低的地方

青藏高原地處北緯30度—40度之間,平均海拔4000—500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稱。由於海拔高,青藏高原的空氣比較幹燥稀薄,太陽輻射比較強,氣溫比較低。因海拔每增高1000米,氣溫下降6度。所以,青藏高原的夏季隻有10多度,是我國夏季氣溫最低的地方。

最短的河流

漩塘在貴州省安順市南郊,屬龍宮水溶洞上遊。漩塘景區以“漩水之奇、短河之多、洞中佛堂之大”被譽為國內“三絕”。漩塘有數條短河,其中一條僅200米長的河流,是中國最短河流。

最窄的河流

耗來河是我國也是世界上最窄的河,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克什克騰旗的貢格爾草原上。“耗來”是蒙古語,意思是“嗓子眼”,因此人們也稱耗來河為“嗓子眼河”,意思是像嗓子眼一樣細的河。它發源於貢格爾草原上的多倫諾爾湖,全長17千米,平均水深50厘米左右,河寬一般10多厘米,最窄處隻有幾厘米,放一本書便可當橋,所以當地人又叫它“書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