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抓住一切可能的機會(2)(2 / 3)

肯尼迪偶然發現了一則招聘廣告:一家出版公司的全國銷售經理要在本城待兩天,隻為了招聘一位負責5個州內各書店、百貨公司和零售商的業務代表。肯尼迪夢想在將來成為作家或出版家,所以“出版”二字對他來說是有吸引力的。廣告又說,起初月薪1600美元到2000美元,外加傭金、獎金、公務費和公司配車。這正是他夢寐以求的工作。

不幸的是,肯尼迪不是他們的理想人選。他去麵試時,那位全國業務經理很客氣地向他解釋,他不是他們要找的人。第一,肯尼迪太年輕;第二,他沒有工作經驗;第三,他沒念過大學。這份工作顯然是為年齡在35到40歲之間、大學畢業,並具有相當豐富經驗的人準備的,剛出校園的毛頭小夥顯然不是該公司已有幾位應聘者的對手。肯尼迪竭力毛遂自薦,但招聘者態度堅決——他就是不夠格。

這時,肯尼迪亮出了絕招。他說:“瞧,你們這個地區缺商務代表已達6個月了,再缺3個月也不至於要命吧。看看我的主意:讓我做3個月,公司隻負擔公務費,我不要工資,還開我自己的車。如果我向你證明勝任這份工作,你再以半薪雇我3個月,不過我要全額傭金和獎金,還得給我配車。如果這3個月我仍勝任這份工作,你就用正常條件錄用我。”

這樣,肯尼迪被錄用了。在很短的時間裏,他重組了銷售流程,創下3項記錄:短期內在困難重重的地區扭轉乾坤;3個月內,讓更多新客戶的產品擺滿他們的整個攤位;爭取到新的非書店連鎖的大公司等等。

3個月以後,肯尼迪有了公司配車、全額工資、全額傭金和獎金。

機會偏愛有心人,它隻留意那些有準備的頭腦,隻垂青那些懂得追求它的人,隻喜歡有理想的實幹家。倘若飽食終日,無所用心,或一處逆境就悲觀失望,灰心喪氣,那麼,機會是不會自動來拜訪的。“自古英才多磨難,紈絝子弟少偉男。”“美辰良機等不來,艱苦奮鬥人勝天。”這些詩句正表明了把握機會,尋求機會對我們的人生是多麼重要。

機會,尋可得,坐可失。我們要想得到它,必須積極地尋找機會,敏銳地識別機會,果斷地抓住機會,準確地利用機會。而決不能隻把希望寄托在那些偶然事件上,抱著守株待兔的僥幸心理去消極地等待機會,那些在進退之間不能把握時機者,必將一事無成、遺憾終生。

機遇隱含在變化的風險之中

你一定見過溪流上有很多隨波逐流的落葉。它們有的忽忽而過,很快就看不見了;有的則靠近河岸,慢慢地飄蕩著,但很快就被卷入一個一個的漩渦裏;有的則飄到靜水處,動也不動。你的生命曆程恰似這溪流裏的流水和那不斷飄蕩著的落葉,有的在一個地方打轉轉,有的乘著急流往下遊奔馳。你乘著這道流水,也許就在岸邊優哉遊哉,好幾年才移動那麼一點點,甚至完全靜止不動。隨波逐流的落葉,隻有聽天由命,無可奈何。它的前途,完全由風向與流水來決定。

然而,你卻可以自己決定自己的前途和命運,不必老待在靜止不動的靜水處。

你可以向流水最洶湧的中間遊擊,乘著急流,去尋找更大的發展空間。

你所需要的,就是用自己的力量向著急流遊去。

當然,這話說起來很簡單,要做起來似乎卻很艱難。

誠然,急流處似乎一切都是那樣的風光無限。但是,你是否能夠遊到那裏去,興許你自己就沒有一定的把握了。

而對此情此景,你或許已經有了一種前途渺茫的感覺。

但是,麵對這樣的處境,你是就此回到原地還是勇往直前呢?

你究竟該怎麼辦呢?

常言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這個遊不遊的問題,是每一個人在一生中都會碰到的。對於那些有自信心的人來說,他或她必將挺身接受考驗,毅然跳進,向中心處遊去。因為他們知道,隻要肯冒險,必定可學到新的經驗。但是,對於那些懦弱的人、怕變化的人,他們則隻好躲在原來的安全地方,眼巴巴地望著別人乘著急流往前直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