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通天變身(1 / 2)

西天大雷音寺。

如來看著觀音和唐三藏,麵帶微笑,“你們有什麼話要說與本尊?觀音大士,請說。”

觀音看了唐三藏一眼,微微頷首,對著如來垂首合掌,“弟子有事請教,孫悟空雖在佛前不尊,違了佛意,但生性直率,又有慧根,佛祖此番責罰想必另有深意?”

如來不答反問,“以觀音大士看來,該有何深意?”

觀音一愣,“弟子愚鈍,弟子不知,故請教佛祖。”

如來歎了口氣,滿臉沉痛,“孫悟空雖然早已皈依我佛,妖性已被佛法化解,但身上魔性難除,正可謂妖易解,魔難除,五百年前本尊以為讓他在世間曆經一番磨難西天取經,皈依後便可成為我佛門中堅,現在看來,當年本尊思量欠佳,既如此,隻能趁早讓他脫離我佛門,以免屆時創下滔天大罪連累我佛,阿彌陀佛。”

觀音不解道:“弟子還是不明白,佛祖為何斷言孫悟空魔性難除?它隻不過是天地所生的一隻妖猴,那裏來的魔性?”

如來看了觀音和唐三藏一眼,搖了搖頭,“也罷,今日便與你二人透露一二,隻不過事關重大,不可入他人之耳,切記切記。”

觀音和唐三藏連忙點頭承諾。

“當年天界封神,眾神歸位,神仙兩界聲勢浩大,上古大神,三清上仙統領整個三界,我佛教雖然亦人才輩出,奈何資曆尚淺,無法與之爭鋒。玉帝作為天上地下唯我獨尊的主掌者,為使天庭次序井然以免眾神權力不均生事端,便按功勞法力定神仙排行。”

“神者,設三皇五帝,享眾生供奉朝拜,其餘大神棄如閑人;仙者,三清重新排列,元始天尊本為鴻鈞老祖二弟子,但因與玉帝之親,列為三清之首。一時間仙神大亂,天界動蕩,幹戈四起,又有那些魔王趁機混水摸魚,企圖毀滅佛道,推翻天庭。”

“激戰數年,最後還是依靠鴻鈞老祖舍身化作造化玉牒,以無邊的法力平定了這場反亂,如此才有了今日的三皇五帝,三清也如願以元始為尊,太上老君以和為貴,自願位居末尾,靈寶天尊位居第二,方勉強保了個仙家和諧。隻不過仙神大戰,損失慘重,我佛家雖非此事始作俑者,但亦受其牽連,隻不過不如仙神兩家傷筋動骨,如此反而成就了今日佛門之崛起,佛法之昌盛,唉,如此功成,不提也罷。”

“當年那些失敗的大神連同那些作亂的妖魔被欽定為十大魔王,仙神共憤,有的灰飛煙滅,有的受流放刑罰之苦,有的僥幸逃離再也不敢現身,還有的因為本身身份最終被勸說棄惡從善,比如當年的通天教主,現在的靈寶天尊,比如我佛門的孔雀大明王,是本尊念著與我有些淵源,才請了個人情令其皈依佛門做了個菩薩,此事為仙佛神三家之羞,故禁令外傳,數年來一般弟子均不曉其事。”

如來雖然寥寥數言道來,但觀音和唐三藏卻能想象到其中的艱苦殘酷,不免心神蕩漾,唐三藏想了想恍然大悟道:“原來如此,怪不得玉帝這些年隻迷戀聲色,不問世事,想必是當年受了刺激和驚嚇,太上老君也隻顧著煉丹,想必心中也有所怨恨吧。”

如來瞪了他一眼,“亂言。”

唐三藏笑了笑,不再說話。

觀音忙接口道:“多謝佛祖醍醐灌頂,隻不過弟子仍舊有些愚昧,這和孫悟空有何關係?”

如來又歎息一聲,“要是孫悟空僅僅是個天地所生的妖猴,那倒沒有了什麼,隻不過,我擔心他會否是當年的十大魔王轉世,觀其這些年的作為,越發讓我心生懷疑。你們想想,一個妖猴而已,教他法力的師傅是誰?菩提?從來沒過聽說過,想必是有人借菩提之名傳他法力讓他擾亂天庭,你們再想想,如果是一隻普通的妖猴,哪裏有那麼大膽子大鬧天宮?被本尊收服後這麼多年過去,仍舊無法無天,隻能說他是魔性難除。”

唐三藏和觀音低頭不語,良久觀音方出言,“佛祖準備如何處置?”

“觀其行而後定,看看再說吧,畢竟也曾是我佛門中人,本尊亦不想濫殺無辜。如果仍舊魔性難改,那隻能讓他灰飛煙滅了,阿彌陀佛。”佛祖做悲天憫人狀。

觀音臉現不忍,看了唐三藏一眼,欲言又止,“弟子告辭。”

“去吧。”如來閉上眼。

“你為何還不走?”如來睜開眼看著唐三藏,臉上陰晴不定。

“弟子仍心有所惑,故不願離去。”唐三藏似笑非笑。

如來有些恚怒,聲音大了一些,“適才我已經解釋原委,你還有何疑惑?”

唐三藏臉上波瀾不驚,“弟子想起適才悟空的一席話,眾生可成佛,既然人可成佛,仙可成佛,那麼為何妖不可成佛,魔不可成佛?即使悟空如師父所言乃魔王轉世,可是我佛慈悲,法力無邊,為何不可度其成佛?難道我佛法不是萬能的,不能普渡眾生嗎?弟子愚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