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忠義千古(1 / 2)

紫禁城皇極殿。

老趙坐在皇帝寶座側旁,看著階下文武群臣,就忍不住洋洋得意。

嗯,老子終於要坐上那個位置了!

禪讓詔書雖然有了,趙氏也得到了京師群臣百姓名義上的擁護,徹底掌控了京師,但流程還是要走的,不能大屁股一拍,就往那個位置上坐。

要三請三讓,還要舉行禪讓大典。

若是嚴格來說,崇禎應該坐在寶座上,然後親手將那個位置讓出來。

這樣羞辱人的方式讓老趙給斃掉了,沒必要,這是國本之爭,趙氏同朱氏沒有仇怨,老趙沒有靠羞辱旁人來風光自己的興趣。

再者說來,那崇禎若是典禮上鬧妖怎的辦?

這樣就很好,百官擁護,百姓擁護,詔書在手,還想怎麼樣?

這年頭可沒有什麼現場直播,崇禎在場與否沒那般重要。

流程近半,但禪讓大典的日期還未定,可老趙已經等不及了!

召集百官,商議如何接收這偌大的天下!

皇極殿中,左手邊為大遼臣子,右手邊為大明臣子。

當然,總有看不慣大遼的,或者不願為新朝效力的,悶在家裏當縮頭烏龜。老趙也不強求,愛來不來。

舊皇雖去,新皇未立,還不到論功行賞,封官授爵的時候,同時,大遼同大明體製又有不同,瑣事繁雜,浩如煙海。

國不可一日無君,於是乎老趙暫領攝政一職,隻等禪讓大典之時正式登基!

崇禎十年元月十二日,老趙監國攝政!

曹化淳站在階下,扯著公鴨嗓子宣讀攝政王旨意。

第一道旨意,《告全體國民禪讓事》。

令原禮部起草文書,傳檄各地,廣傳禪讓之事,使天下百姓鹹知。

第二道旨意,《告天下官吏書》。

令原吏部起草文書,傳令天下各官署官吏,各歸其位,各司其職,等待大遼接收,期間不得怠政亂政,違者國法論處!

第三道旨意,《告天下軍伍書》。

原兵部起草文書,傳令天下軍伍原地駐紮,等待整編,期間不得擾民害民,違者軍法論處!

第四道旨意,《告難民流民書》。

令統帥部、內閣、元老院聯合起草文書,傳令天下州縣,開倉賑濟災民。

山陝災民,州縣無力安置者,可向定襄遷徙。

京畿、河南、山東災民,州縣無力安置者,可向東北或沿海遷徙。

凡遷徙之民,大遼承諾擇地安置,按丁口分田,一戶二十畝起授!

第五道旨意,《告起兵者書》。

令統帥部聯合原大明兵部起草文書,曉瑜各路農民軍,過往不究,如大明軍伍安置,原地駐紮,等待整編。

有不從者,即為叛逆,滅之!

……

老趙以攝政王名義,接連發下九道旨意,布告天下!

這就是禪讓的意義所在,大義在手,不說傳檄而定,但敢於反抗的,定然少之又少。

再有,想要相對平穩的接收兩京十三省,也離不開舊朝官吏的幫助,京師官員過千人,十之七八都跪了,想著在新朝繼續當官老爺。

這些人都不會閑著,或在中樞同遼國官吏混編,或下放到各地去傳達旨意。此輩門生故吏遍布,有他們在,天下州縣沒幾個會亂。

旨意雖然頒布,但具體如何操作?

這又是一個麻煩,沒有大遼官員派駐,沒有軍隊威懾,那張旨意還不如擦屁股紙。

眾人正議論著呢,突然有軍兵來報。

孫盧聯軍近抵大興,同第一師、近衛團對上了,一場大戰行將爆發!

老趙眉頭皺起,看向階下。

“諸位,內閣明明已將禪讓事告知孫傳庭、盧象升二人,禪位詔書的副本也給他們看了,卻怎的仍舊不聽號令,繼續進兵?”

老趙雖沒有指名點姓,卻將眼眸看向薛國觀。

張至發致仕,大明內閣群龍無首,這廝是次輔,不看他看誰?

“王上!”

薛國觀驚悚,急忙出班,“此二人食古不化,冥頑不靈,這……這老臣實屬無能為力啊。”

老趙麵色轉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