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 水太涼(2 / 2)

聽聞戰敗,老貨不由仰天長歎。

一則為失蘇州而痛心,二則在想自己是要死節還是逃跑呢,當真是一個難題。

鬼使神差,不知不覺走到了池塘邊。

難道老夫今日當真要以死明誌?

前禮部侍郎,文壇盟主,儒家泰鬥。

如果非要拿後世作個類比的話,錢謙益可稱某部前副部長,作協主席,學聯會長,這身份也是沒誰了。

這樣的身份,你不死誰死?

老倌本是不想死的,他想逃,可老貨戰前偏偏說要同蘇州共存亡,城破則魂滅。

忽悠了旁人,不曾想卻是如此坐蠟!

錢謙益身前,一群士子拱手拜別,麵帶崇拜。

“尊師,一路走好!”

就沒人攔著,多難得的機會,隻要恩師縱身一躍,立地成聖!

這是多少人求之而不得的機會啊。

錢謙益站在池塘邊欲哭無淚。

娘希匹,就沒人攔老夫一下?

躊躇半晌,腳尖蹭了蹭池塘邊綠水,錢謙益回眸咧嘴。

“水太涼!不能下!”

……

蘇州城戰火紛飛,金陵城仍舊平靜如常。

這一日,一隊使團來至南京城下,安德門前。

使團人數不多,隻一名太監,六名錦衣護衛,皆是大明官服打扮,一身的正裝。

魏國公徐弘基看著城下來人,不由大驚失色。

這人,必須要見!

城門開,徐弘基遙遙拱手。

“王公公,何來遲也!”

王承恩麵無表情,木訥拱手。

“咱家是來宣旨的,勞煩國公爺前頭引路!”

徐弘基聞言,麵色陰晴不定。

揮手間,一輛馬車來至近前,王承恩徑直登車,徐弘基緊隨。

馬鞭響,車駕緩緩向內城駛去。

“王公公,陛下何在?”

見徐弘基似是情深意切,王承恩不由垂淚。

“陛下現在沈陽!”

“太子殿下何在?”

“不要問了,盡皆在沈陽落腳,日後去得哪裏,誰也不知。”

“遼賊!竊國之賊!”

徐弘基咬牙切齒,“禪讓詔書,當真是陛下手書?”

“確實是陛下手書!”

王承恩忍住抽泣,“但陛下非是懼死,而是見守城無望,不忍城中百姓死傷……”

王承恩聲淚俱下,將崇禎如何上吊,如何被救之事講述一番。

徐弘基不勝唏噓。

“陛下當時為何不南走,若是先一步到得南京,或有轉機也未可知。”

“哪裏能走的脫?”

王承恩苦笑,“當時遼賊數路並進,群臣皆以為新軍可克敵製勝,誰曾想也是不禁打的。

而遼賊皆是騎兵,那時便是想走,也沒有辦法走脫。”

徐弘基俯身,壓低聲音問道,“王公公此來,陛下可有交代?”

王承恩搖了搖頭。

“咱家勸國公爺還要多多思量,你可能還不知道,陝西、山西已失,洪承疇戰敗被俘。京畿、河南、山東也落入遼人之手。

且……且孫傳庭、盧象升二人已然戰死!

敢問公爺有多少兵馬可同遼人數十萬兵馬對抗?

哦,咱家還忘了一事,那闖賊黃來兒李自成也被抓了,賊廝張獻忠被萬餘騎兵追殺,想必也命不久矣。”

徐弘基聞言,不禁臉色蠟黃。

“王公公,此話當真?”

“咱家騙你作甚,若是說得半句謊言,天打雷劈!”

“想不到啊,想不到啊!”

徐弘基搖頭歎息,“禍害大明這麼多年的流賊,竟然在反賊手中土崩瓦解!

王公公,遼軍到底有何過人之處,為何這般強悍?”

“咱家也說不清楚!”

王承恩一聲歎息,“雖是外行,但咱家也能看出來,城頭守軍決然不是遼軍對手!

隻說軍規軍紀,咱家從未見過如遼軍這般令行禁止,行走如一的。”

“王公公是來勸降的?”

“不然呢?”

王承恩冷冷一笑,“陛下說了,你們怎樣折騰,他管不著。隻有一點要求,莫要再坑害老朱家子孫!”

。您提供大神河邊鵝卵石的大明之海上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