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等不必驚慌,本帥不是要搶你們的家財,而是交換!
就比如爾等在南直的土地,有兩種方式任爾等自選。
一者市價贖買。由大遼官家出錢,將爾等土地買回來。
二者異地置換。我大遼有許多新土需要開墾,便拿這些土地同爾等交換。
本帥直言,江南百姓有太多無土之戶,他們需要土地活命!而你等的家族忒也龐大,動輒家有百口,奴仆過千,需要分拆,需要異地安置。
如此,本帥安心,爾等也不必擔驚受怕。諸位以為如何?”
“臣等遵命!”
能有什麼辦法,不從你手裏搶已是萬幸,如這位少主所說,已是大大超乎所有人預料。
“第三,爾等過往概不追究,但自此而後,需遵從律法,守住規矩。
各家各戶看顧好自己,更要看顧好自家的子孫,莫要觸動律法,小心被砍了腦袋!
第四,諸位再辛苦一番,隨軍出征。
湖廣、江西、浙江、福建、南直五省多各位的門生故吏,有不明大勢者,諸位也好勸解勸解。
隻這四件事,不知諸位有何事要問本帥?”
哪裏敢問,人家客氣客氣,你還當真了?
一眾人門清,俯首聽命,趙大少怎麼說怎麼是。
有骨頭的就不會坐在這裏,坐在這裏的便都將對大明的那點忠誠踩在了腳底。
短暫見麵,安撫一下降將降臣,趙大少旋即召開臨時會議。
自今日起,兩京十三省再無大規模戰爭的可能性,值得慶祝。
其間,劉招孫就問,“少帥,金陵抵定,我軍下一步該如何行動?”
這人……性子太過急切,趙大少也是無奈。
“陸戰四師高穆芝部剛剛占據蘇州,其部會繼續西進,安撫南直隸長江以南地域,相信金陵獻城之後,當沒有不開眼的再跳將出來。
趙立勳,你師南下入浙江。
唐明,你師乘船入江西。
劉招孫,你師西進入湖廣。
某將回轉京師,等待爾等凱旋的消息。”
“少帥,若遇死硬之輩?”
“那就打!”
趙大少一臉肅然,“大明南北朝廷已失,又有禪讓詔書在先。如此這般還不歸順,那就沒必要浪費時間了。”
領兵作戰,在趙大少眼中已經不是問題,平定兩京十三省隻不過是或遲或早而已,已經不需要他這位大帥出手,幾將出馬足矣。
老爹登基,穩定民生,推行新政,這才是趙大少真正應該操心的事。
幾日後,元老院派遣官員前來接手南京民治,趙大少放下一切,乘船北上。
崇禎十年三月二日,籌備多時的禪讓大典終於在京師舉行,其實說是登基大典更為貼切。
有禪位詔書曰。
谘爾遼王:
昔者帝堯禪位於虞舜,舜亦以命禹,天命不於常,惟歸有德。
明道陵遲,世失其序,降及朕躬,大亂茲昏,群凶肆逆,宇內顛覆。
賴遼王神武,拯茲難於四方,惟清區夏,以保綏我宗廟,俾九服實受其賜。
今王欽承前緒,光於乃德,恢文武之大業。
皇靈降瑞,人神告征,誕惟亮采,師錫朕命,僉曰爾度克協於虞舜,用率我唐典,敬遜爾位。
於戲!
天之曆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天祿永終。
君其祇順大禮,饗茲萬國,以肅承天命。”
曆代禪位詔書都一個模子,這玩意換個名字就可以拿出來直接用,無非是舊朝自貶,高抬新帝。
你有德行,老子退位讓賢!
禪位詔書讀過,老趙躲在宮裏請辭,群臣再請,若此三次。
趙春哥方才身穿帝王冠冕,入皇極殿,登上九五至尊之位。
老趙環顧階下,其聲鏗鏘。喵喵尒説
“自今而起,國稱‘中樺’!
自朕而起,帝無年號,啟黃帝紀年,稱“開元”。
以開元元年為準,也即朕於開元四三三五年登基。
自今而後,凡中外一切曆史,凡涉及紀年之一切書籍,凡政務之一切文檔,皆以黃帝紀年為準。
黃帝之前稱開元前,黃帝之後為開元後。
欽定,頒行天下!”
。您提供大神河邊鵝卵石的大明之海上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