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震動芳心(第二更)(1 / 2)

????“方老師喊你呢。”趙若寒低下頭小聲說風看著她眼睛含笑覺得這個貴校美女很有意思很好害羞的樣子。卻不知道趙若寒和別人在一起都是一副靜如止水的樣子像朵飄渺的雲。

“風沒聽見老師的話。”方浩然的聲音又響起來。

聽了這話方浩然臉色頓變強忍著沒發作。教室裏生皆驚訝地看風要知道貴校的老師可不比普校的這裏的老師生一樣也都有著一定的背景要麼就是其教授專業的佼佼者。風這樣對老師說話的已經是極大的不禮貌。

方浩然忍著火氣又說了一遍“我是風聽著我講的課昏昏欲睡是不是對我講的有什麼看法?”

“哦風看著方浩然想了下說道“是的我確實有點不同看法。”聽了這話教室裏的人都為之動容趙若寒的眼裏也泛起了好奇。

“是嗎那你說說我洗耳恭聽。”方浩然心下雖惱但對著這麼多人也不好表現出來。

“方老師客氣了我隻是說一點我個人的意見也不見得對。還請方老師多指點!風微微一笑。看看周遭的人又看看身邊的趙若寒眾人都露出期待的樣子。

“其實方老師講的很對但是你忽略了一點那就是老師太過注重於傳統模式傳統語言的教習而忽略了一些現實元素。例如古典詩詞與地理環境與時間及通俗語言的運用雖然這些元素看似微乎其微但在一首詩歌的成型中是不可或缺的。古典詩歌的核心是詩教教言誌所謂誌也屬於情感一類。所以詩歌的真正核心雖然是情感沒有情感的積澱寫出字也不動人。風說了起來方浩然的神情先是不耐煩慢慢地露出凝聽的神色。

這在古代可以說是精彩分呈非常全麵。而用於現代字卻顯不足與陳舊。所以我認為老師的講習不應一味得敘古雖然這是古典詩詞課但應該充分得和當現代詩歌聯係與現實元素對照比襯這樣課的內容才豐富才生動。”說到這風停了下來。

教室裏鴉雀無聲一片寂靜連方浩然都聽得入了神一時醒不過勁兒來。隻風同桌的趙若寒目光看風露出讚同和欣賞的神色。

“方老師你覺得我說的怎樣?風輕輕說道。

“哦...”方浩然醒過神兒來看風神情不再著惱回道風你說的很好那我再問一個問題。新詩裏沿襲了以前的意象元素那是不是要一概撇棄?還有需要怎樣才能令現代的詩歌有活力呢。”

“我並不是說要撇棄以前的意象而是要適當運用做到與現代結合我們的認識度在進字當然也應該與時俱進古代人在時代和信息局限的情況下仍然寫出流傳千古的詩歌我們為什麼不能。

與舊體詩相比新詩雖然在語言表達上比舊體詩淺顯在表現形式上比舊體詩自由;但作品意象的模糊性重疊、交叉、群體等表現手法的新穎性象征、隱語、暗示等修辭方法的變異性隱喻、移就通感等都給閱讀鑒賞帶來了較大的困難。這說明什麼這就說明我字不通俗因而脫離了一般讀者令詩歌成為小圈子的寵物。

眾所周知新詩的創作講究含蓄、凝練。作者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傾瀉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輸而是言在此而意在彼寫景則借景抒情詠物則托物言誌。這裏的所寫之“景”所詠之“物”即為客觀之“象”;借景所抒之“情”詠物所言之“誌”即為主觀之“意”“象”與“意”的完美融合即為“意象”。它既是現實生活的寫照又是作者審美創造的結晶和情感意念的載體。詩人的偉大就在於他能創造一個或一群新奇的“意象”來含蓄地抒發自己的情感。而我們現在的意象變成了封閉式的誰還會看?

所以我認識我們的意字在接近生活接近土地通過情感抵達內心的過程中應該融入我們現實中普遍的語言和事物例如桌子椅子板凳例如米飯藥品水果再例如超市公交車售貨員等等。這些人和物都是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離不開的。而往往我們的寫作者會因為追求美感而懈怠這些似乎影響美感或者太過通俗的事物。其實不是這樣如果我們的寫作群體裏多多融入了這些事物形成一個潮流這樣才會貼近大眾讓閱讀者覺得親切這樣我們的詩歌才會有更多的人走出小圈子達到曾經的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