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能理性做事者贏天下 (1)(2 / 2)

一個人要在閑來無事的時候,應存有應變之心,居安思危,未雨綢繆;在忙碌緊張的時候,不應當像盲人摸象一樣,分不清層次、不考慮效果,要在忙中靜下來深思自己的路子對不對,學會調理自己的情緒,不至於盲目,通過生活的樂趣來平衡自己的身心,要忙裏偷閑多爭取日常生活中的雅趣。

《易經》中有一卦叫“漸”,是一上上卦,卦辭中說:“物有變遷,徐而不速,循序漸進,建立功業,輔正國家。”所以隻要看準了目標,一步一個腳印,就一定會有成就自己所向往的事業的那一天。所以,做事要有長遠考慮,欲速則不達。這就要求我們創造性地完成工作,在工作中體味細致給自己帶來的從容不迫。

同流不合汙

人是群體動物,再孤僻的人都會受群體影響。當你發現身邊一群人突然往同一個方向跑,你能不拔腿跟著跑嗎?也正因此,古人會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孟母該不該三遷?》

《三字經》中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人剛出生的時候,本性是善良的,人們的性情也很相近,但是因為習染不同就會變得相差很遠。為了不使自己誤交損友、沾染不好的習慣,人們在選擇朋友、鄰居的時候,也都懂得“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

與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做朋友,人就能在朋友處獲得人格的熏陶、道德的感召,自然是受益無窮。相反,如果和道德低劣、不學無術的人做朋友,那就有可能在損友處受到意想不到的牽連和傷害,甚至誤上賊船,無藥可救。

在解放前,有一位青年作家,叫穆時英,他曾寫過一本叫做《南北極》的小說,深刻地揭露了舊社會的黑暗,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後來,他走進了上海的十裏洋場,受到了腐朽生活方式的影響,開始歌頌起那些醉生夢死的生活來。

這可是“近墨者黑”的絕好例子。但是,我們不禁想到,同樣生活在上海的作家魯迅先生,卻始終保持著革命家的本色,以筆作槍,同令他厭惡的黑暗社會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人們不禁會問:“近朱者赤,近墨者一定黑嗎?”

就像警察,他們每天都和小偷、盜賊打交道,難道每個警察都會變成小偷、盜賊嗎?再說那些小偷、盜賊,他們每天都和警察打交道,難道每個小偷都能變成像警察一樣的好人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隻是有些問題我們必須明白。劉墉說:“問題是,有光就有影,黑暗麵總是存在的,你不能不懂。”

佛學大師南懷瑾老先生說過,人生在世,如果僅僅堅持“眾人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清高自傲,恐怕換來的隻會是屈原式的含恨離世或是文人式的抑鬱不得誌。看清現象與本質,同流世俗不合汙,周旋塵境不流俗,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透過現象看本質

一個人很有錢,但是他一點也不快樂,他跑到教堂去尋求快樂之法。神父告訴他:你每天做一件好事就可以了。於是,那個有錢人就開著奔馳車在路上轉,找好事做。

終於,他看到一位老農對著他的手扶拖拉機發呆。有錢人一問才知道,拖拉機壞了,老農正等人來幫忙,這個有錢人就說:我可以幫你。但老農害怕他的奔馳車開得太快,拖拉機會散架。有錢人就答應老農會開慢些:“如果我開得太快,你就把指示燈往右檔。 ”

於是,奔馳車就拉著手扶拖拉機上路了,開著開著,後麵有一輛寶馬車鳴笛,有錢人讓出了車道,寶馬車很快就開了過去,有錢人很不高興。於是踩著油門努力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