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4節麻醉劑的替代品真的是催眠術嗎?

催眠術竟然可以代替麻醉劑,令人稱奇!現在就來了解一下吧!??

19世紀初,一位法國的外科醫生克勞奎特(Cloquet)接待了一位患有右側乳腺癌的婦女,醫生決定進行手術,並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利用催眠術代替麻醉劑。?

在手術前,他隻給病人進行了催眠,而沒有注射任何麻醉藥物,結果在切開病人乳腺至腋窩並去掉腫瘤和腋窩腺體的整個手術期間,病人沒有一點疼痛的感覺。?

1829年,克勞奎特在法國醫學院作報告時專門報告了這一發現。?

此報告一時引起了極大的反響,人們甚至指責克勞奎特是騙子。然而在隨後的幾年中,就有很多人報告說也用催眠術進行了無痛手術。這些報告喚起了人們對催眠術可以緩解疼痛的心理學機製的研究興趣。?

在大多數學者看來,催眠術緩解的隻是病人對手術的焦慮、恐懼和擔憂,而疼痛作為感覺是否也能得以緩解,至今還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也許,在催眠術下,疼痛可能達到某些較低的水平,隻是沒有達到意識水平而已。?

關於這一點,希爾加德(Hilgard)的實驗也許可以說明。?

希爾加德用循環冰水作疼痛刺激。他請被試驗者把一隻手放進冰水裏,另一隻手則放在一個指示疼痛感受的按鍵上,並請被試驗者用1~10級報告感受到的疼痛強度。?

在催眠狀態下,希爾加德驚奇地發現,被試驗者說不痛,而且全然不理會放在冰水中的那隻手,但放在按鍵上的手卻按下按鍵報告疼痛的感覺,表現得和沒有受到催眠時一樣。?

心靈漫步?

一直以來,大家都認為催眠術很神秘,也很神奇。可是在懂得催眠術的心理學大師那裏,這隻是一種治病的手段。這也是他們在講述上麵這個故事時,采取一種趨向學術化語氣的原因。?

在受到外部的劇烈刺激時,每個正常人都會產生痛覺,然而在催眠狀態下,這種痛覺竟然能夠消失。其實這說明了,在我們的意識中存在不同水平的認識機能,疼痛可以達到意識的某一水平,當人被催眠後,意識就會在能夠感知痛覺的水平之下。?

如果人們能夠在催眠狀態下接受手術,這也是一件值得稱道的事,畢竟不用忍受麻醉劑的副作用了。?